“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
和“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专家共识”启动会成功举办
2022-09-28 09:46:52 来源:血液一科 浏览次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一种特殊亚型,常以严重出血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首发表现,起病十分凶险,可导致早期死亡。近年来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诱导分化治疗后,APL的预后高达90%以上,但仍有5%-10%的APL患者出现复发。因此,早期识别、合理规范地治疗APL尤为重要。
基于此,9月21日下午,“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与“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专家共识”启动会于北京儿童医院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名誉主任王天有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十四、十五届血液学组组长、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专家吴敏媛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长马军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德沛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祥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晓军教授;《中华血液学杂志》董文革社长;北京儿童医院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彭晓霞教授和刘雅莉副研究员等39位指南制定委员会成员。会议主席由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一科主任郑胡镛教授担任。
会议首先由王天有教授致辞,他对各位专家的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及衷心感谢,同时对儿童APL诊疗指南的制定提出殷切希望。指南制定委员会的指导专家组成员吴敏媛教授、马军教授、吴德沛教授和黄晓军教授均对本次儿童APL诊疗指南启动会议的召开表示高度认可,明确了儿童APL诊疗指南制定的必要性。
会议第一部分,刘雅莉副研究员向与会专家作了《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讲座,详细介绍了指南制定的规范化流程,为推进后续儿童APL诊疗指南制定工作奠定了基础。她同时简述了目前指南制定工作完成情况,并表示将督导该指南的规范化制作工作。
会议第二部分,郑胡镛教授介绍了儿童APL诊疗指南的基本情况,包括制定单位、指南制定委员会组成、研究目的、目标人群、指南使用者、指南注册、2轮德尔菲问卷情况分析以及未来即将完成的利益冲突声明等工作。
此外,郑胡镛教授还介绍了儿童AML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的撰写纲要,旨在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儿童AML诊治专家共识,提出更适用的MICM分型、危险度分层、MRD监测方法及阈值,对新型靶向药物的应用提出推荐及建议,依据病人不同分子生物学特点制定相应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会议第三部分,由参会专家对儿童APL诊疗指南中的临床问题进行讨论,对遴选出的德尔菲问卷中的38个临床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和确定。讨论结果指出目标人群年龄确定为1-18岁;证据评价以儿童研究成果为主,同时纳入成人APL研究结果作为支持;适当合并初治APL的诊断与治疗、难治复发APL的诊断与治疗、分化综合征的诊疗、凝血异常、预后危险因素等相关方面的临床问题。通过充分的讨论,与会专家基本确定了儿童APL诊疗指南撰写框架和拟纳入的临床问题。
最后,郑胡镛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再次对各位专家的参会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在指南制定委员会的齐心协力下,如期完成高质量的儿童APL诊疗指南,为中国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指导临床实践及研究工作。
血液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