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中医科 > 科普知识 > 正文

女童阴道异物: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2025-06-06 11:09:56 来源:中医科 浏览次数:

在小儿妇科门诊,常常会遇到一些让家长揪心又充满疑惑的病例。今天,我们从一个真实的病例说起,希望能为家长朋友敲响警钟。

一、病历回顾:小症状背后的大问题

7 岁的小铃铛(化名),曾经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然而近一年多来,妈妈注意到她的内裤上总有些不寻常:分泌物明显增多,还伴随一股挥之不去的异味。一开始,家人以为是普通的儿童外阴炎,便自行购买了一些洗液给孩子清洗。然而,情况并没有好转。三天前,更让人担忧的事情出现了——孩子的内裤上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血迹!这立刻让家人紧张起来,急忙带她到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小儿妇科门诊就诊。

医生为小铃铛进行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阴道内有异常高回声信号,提示存在异物可能。医生在全麻手术下通过阴道镜为孩子取出了异物——一个塑料笔帽!这个困扰小铃铛与家人许久的“元凶”,竟如此平常。

二、什么是女童阴道异物?

简单来说,女童阴道异物就是指不该出现在阴道内的外来物体意外进入并滞留其中的情况。为什么偏偏是女童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呢?这与她们的外阴解剖结构特点密不可分:这个年龄段的女孩阴道相对短小且稚嫩,外阴保护结构发育尚不成熟(如大阴唇脂肪垫薄、小阴唇小而薄等)。再加上她们正处在一个好奇心爆棚、探索欲旺盛的阶段,但对身体安全和潜在危险的认知却非常有限,很容易在玩耍时不小心或出于好奇,将一些小物件塞入体内。

三、谁更需防范?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高发群体:探索欲强的好奇宝宝

3-10 岁的女童是阴道异物的高发人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对身体的探索欲强,且缺乏对危险的认知。

(二)异物“闯入”的途径:

1. 意外“闯入”: 比如穿着开裆裤坐在地板上时,小物件不慎滑入;或在玩耍时不慎跌倒,导致异物由外部侵入。

2. 孩子“主动尝试”:出于单纯的好奇心(而非任何不良行为),孩子可能将手边的小东西(如珠子、纽扣、橡皮、发卡、玩具零件、或者纸团、棉花、线团等)尝试塞入。

3. 他人造成(少见但需警惕):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是由于他人的不当行为导致异物进入。

四、常见症状:这些信号要警惕

异物滞留阴道并非“悄无声息”,孩子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家长请高度留意这些阴道异物的常见表现:

1. 异常的分泌物: 内裤上的分泌物(“污渍”)明显增多,颜色变得发黄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同时伴有刺鼻的臭味。

2. 阴道出血:偶尔的粉红或褐色痕迹,或是少量鲜红出血,尤其在孩子活动后更易出现(这是异物摩擦或损伤娇嫩黏膜所致)。

3. 外阴瘙痒、疼痛:孩子会忍不住抓挠外阴,诉说外阴痒、痛、不舒服。

4. 排尿异常:部分孩子可能出现频繁想尿、尿尿时喊疼、憋不住尿等情况(多因异物性阴道炎继发的尿路感染引起)。

特别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时,应高度警惕阴道异物的可能,及时带孩子就医。

五、阴道异物的危害

阴道异物若不及时取出,会对女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 成为感染的源头: 异物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引发阴道炎、外阴炎。甚至感染上行蔓延,累及盆腔!感染还可能累及到泌尿系统,引起尿路感染。

2. 对稚嫩组织的伤害: 尖锐或棱角的异物会划破娇嫩的阴道壁,导致出血、溃疡。更令人揪心的是,长期刺激可能导致阴道壁粘连、形成阴道瘘,对孩子未来的生殖健康埋下隐患。

3. 心灵的阴霾:身体持续的不适和可能需要的多次检查、治疗过程,也会给孩子带来恐惧、焦虑等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六、守护女童生殖健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

(一)重在预防:需关注的关键细节

1. 用心监护:确保孩子玩耍的环境安全,移除或看管好那些吸引孩子但又可能造成危险的小物件(纽扣、小珠子、别针等)。给孩子提供结构安全牢固的玩具。

2. 卫生习惯从小抓起:每日用清水温柔清洗外阴,勤换干净、透气的纯棉小内裤。非常重要的一点:避免让小女孩穿开裆裤,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异物“溜进去”的机会。

3. 巧妙而必要的情境教育:借助绘本、符合年龄的故事等,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告诉她们身体的界限和隐私部位的重要性:“这个小花园是身体最重要的私密部分,需要好好保护,除了在妈妈帮助下清洗或者医生检查时(在妈妈陪同下),任何人都不能碰,自己也不能往里面放任何东西。”

(二)怀疑异物,家长应如何应对?

一旦怀疑孩子阴道内有异物,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切勿自行尝试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取出异物,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医生会根据异物的大小、位置和性质,采取合适的方法取出异物,如在阴道镜下取出或通过手术取出。取出异物后,家长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科学护理外阴,定期复查,确保孩子的身体恢复健康。

女童阴道异物虽不是日常高发病,但它对孩子健康构成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希望小铃铛的故事以及文中的信息,能帮助家长们提高警惕。多一些细致观察(比如留意孩子内裤的分泌物、是否频繁抓挠外阴、如厕时是否有异常表情或诉说疼痛),多一份温和坦诚的教育(让孩子明白保护自己的方式),就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记住,发现异常不拖延,及时就医是关键!孩子的健康,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去守护。

中医科小儿妇科专业  杨阳副主任医师

舒静主任医师

下一篇: 排尿不畅、尿流分叉,小儿妇科来帮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