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共谋儿科期刊国际化发展新路径 《儿科学研究(英文)》2025年度编委扩大会议在京召开
2025-07-31 11:24:36 来源:儿研所医学期刊中心 《儿科学研究(英文)》编辑部 浏览次数:

7月20日,由中华医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承办的《儿科学研究(英文)》(Pediatric Investigation,简称PI)杂志2025年度编委扩大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在京青年编委及出版界代表等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期刊质量提升、国际影响力拓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图片1.jpg

会议伊始,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魏均民编审代表杂志社发表致辞。他对PI杂志自创刊8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代表杂志社向所有编委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随后,魏社长从国家政策层面为期刊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他强调,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当前正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他希望大家坚守学术初心,筑牢质量根基,聚焦儿童健康关键领域,把杂志打造成为可信、可靠、可鉴的学术标杆;拓宽国际视野,发挥编委全球网络优势,积极推荐展现中国儿科特色的研究成果,同时大力吸引海外优质稿源,优化数字化传播渠道;强化协同联动,编委会、编辑部与杂志社需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期刊发展,成为中国儿科医学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力量。

图片2.jpg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PI杂志总编辑倪鑫教授回顾了期刊创刊8年来的历程与成绩,并着重指出办好期刊的核心是传播内容,即优质稿源。他强调未来需充分依托编委的专业权威与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杂志的国际影响力。

图片3.jpg

同济儿童医院院长罗小平教授以“健康中国战略下儿童生长发育健康管理的临床实践”为题,分享了我国儿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他指出,儿童肥胖、性早熟等问题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挑战,而多学科协作、AI骨龄评估、基因治疗等创新手段正推动诊疗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通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PI杂志创刊主编照日格图教授以“医学期刊审稿的要求和方法”为题进行分享,系统介绍了医学科技期刊审稿工作的核心原则和实操方法。他明确指出,审稿需围绕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伦理学、统计学、语言文字表达等维度开展评估,同时特别强调了针对治疗或干预类稿件的审稿标准,为广大编委开展审稿工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PI杂志国际合作出版集团Wiley高级出版人王鑫以“儿科英文期刊影响力提升建议”为题发言。他对比了PI杂志与其他12本儿科期刊的作者机构分布,引用及被引用关系等指标,提出了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发文量、结合机构和编委的影响力争取高质量稿源;以学术影响力提升为出发点优化编委会构成等建议,为期刊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

图片4.jpg

PI杂志编辑部主任郭永丽教授在期刊工作汇报中指出,PI作为中国首个完全开放获取的儿科英文期刊,被ESCI、PubMed、Scopus等国际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稳居Q2区。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已组织13期高质量专刊,海外阅读量占比超80%。然而,稿源竞争、审稿专家资源不足等问题仍需突破。

图片5.jpg

执行主编谢正德教授详细汇报了杂志2025−2028年工作计划,明确以跻身世界一流期刊为核心目标,以卓越行动计划为重要依托,提出了短期与长期具体规划及相应实施路径。同时,明确了副主编和编委的具体职责,为各项工作的落地实施提供了保障。

图片6.jpg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50余位专家围绕优质稿源扩展、团队建设强化、审稿效率提升、期刊宣传深化、管理流程优化等关键议题踊跃建言,贡献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思路。

图片7.jpg

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影响因子仍是衡量期刊实力的硬指标,但提升的核心在于扎实的内容质量和高效的协同合作。他同时要求编辑部尽快梳理并落实编委们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期刊发展迈上新台阶。

图片8.jpg

本次会议不仅为杂志的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路线图,更展现了中国儿科期刊走向世界的坚定决心。未来,《儿科学研究(英文)》将以持续提升学术质量为根基、以扩大全球影响力为目标,全力打造展现中国儿科研究实力的窗口与促进国际学术对话的重要平台,为世界儿科医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儿研所医学期刊中心

《儿科学研究(英文)》编辑部

上一篇: 第三届“脑科学探秘”科普夏令营成功举办

下一篇: 2岁女童误服强碱洗涤剂命悬一线 消化科创新思路打通“生命通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