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党的故事

云桂芳:“洗肠护士”的仁心热肠

发布时间:2021-08-04 浏览次数:
字号:

云桂芳,退休前为我院普外科护士,现在GCP药房工作。在护理岗位上,她干了三十多年,先后护理过新生儿、骨科普外科的病人,也当过护士长。1999年,她却选择了当一名专职“洗肠护士”。

普外科,有很多患直肠闭锁、肛门狭窄等疾病的孩子,术前都需要进行反复洗肠。为儿童洗肠是件苦差事,而且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且不说又脏又累,光是孩子无休止的哭闹,就让人既束手无策,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因为孩子小,肠壁薄,病情复杂,在洗肠过程中常常哭闹不配合,这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肠穿孔等严重后果。过去,洗肠工作通常由值班护士干,但由于频繁倒班,很多护士无法详细掌握每个孩子的病情,有时会影响手术质量。

云桂芳作为一名洗肠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她深知,洗肠是肛肠手术成败的关键;同时,她喜欢孩子,愿为孩子解除痛苦。1999年4月,她主动提出专职做“洗肠护士”。于是,她由一名护士长,变成了医院第一位专职“洗肠护士”。

儿童患者和成人患者有极大不同,对待他们需要格外的耐心、细心。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肛门狭窄,大便长时间积存在体内排不出来,肚子胀得像小鼓,肛门口被堵塞,连最细的管都插不进去。云桂芳先用棉签蘸上水湿润,然后一点点掏。为了防止肛门裂伤,她用手小心地护住孩子的会阴,帮助排便。由于积存的时间太长,刚有点缝隙,大便就喷发出来,弄得她浑身都是。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可她一句怨言都没有。她说:“干这种活,就要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

做“洗肠护士”以来,她得到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病愈后健康灿烂的笑容了,也正是这些笑容让她更加离不开这个岗位。有个6岁的男孩患巨结肠,云桂芳小心地把洗肠管插进孩子的肛门,刚刚往里打水,孩子就又哭又闹,一脚踹到云桂芳的嘴上。云桂芳忍着疼,一边跟他说“好孩子,别害怕,不会疼的”,一边轻轻给他揉着肚子。孩子终于安静下来,云桂芳再次将洗肠管轻轻插入,先打进一些盐水,再抽出来,反反复复操作了100多次,500毫升的生理盐水用去了10多瓶。虽是冬天,可她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了。20多天后,孩子的肚子变得软软的,手术也非常顺利。孩子出院时贴着她的耳朵说:“阿姨,谢谢您。”

洗肠是“技术活”。多年来,她潜心钻研患儿的疾病特点,并把疑难病例随时记录下来。有时遇到一个难题,她连吃饭睡觉时都在琢磨。她总结出一套“洗肠经”。比如:对哭闹的患儿,要用玩具、音乐等来分散注意力,在孩子吸气的瞬间,缓缓地插入肛管;手术前洗肠更为关键,要通过变换体位让孩子排空肠管中的积水等。

一次成功的洗肠,不仅可以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还可以让患儿避免多次手术,减少痛苦,节省费用。有名1岁多的孩子患了高位巨结肠,痉挛段很长。按照手术方案,需要进行造瘘、关瘘、切除巨结肠段等三次手术。孩子很痛苦,也会增加家长负担。云桂芳仔细分析了孩子的情况,决定采用肛门注入石蜡油、手掏粪便、灌洗等方法进行清洗。经过20多天艰苦的清洗,终于将已经结成粪石的大便全部清洗出来,只做了一次手术,切除了40多公分的病变肠管,孩子很快就出院了。

从事洗肠工作12年来,云桂芳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一万多例手术患儿的洗肠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先后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7年,她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2011年退休后,云桂芳仍然想为患儿的健康做些事。她在GCP药房,负责临床试验用药的接收、管理、发放、登记及回收工作。在工作中,她发挥护士的特长,耐心细致地与家长及患儿沟通,并进行用药前的指导宣教,尽可能地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一位来自黑龙江的矮小症患儿母亲总是记不住事儿,每次来取药时,她都耐心细致、一遍一遍地为家长讲清楚药物怎么使用,每次抽多少、注入多少,把带走的药给她包装好。家长后来告诉她,经过长途跋涉,从北京到家冰袋都保存得很好。

云桂芳1976年入党,是一位44年党龄的老党员。她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劳动模范,能为孩子们带去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把关爱带给每一位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