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党的故事

上善若水,医者仁心
——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专业创始人之一王燕霞

供稿: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1-12-17 浏览次数:
字号:

每周三上午的普外科,大夫们会挤在医生办公室里查房,二三十人围坐的中央有一位老太太,她话不多,若不是她的满头银发,很难一眼就注意到她。科室主任陈亚军会在年轻医生汇报完病历后再简短地跟她重复下,或是听听她的意见,一般人都能从这份特殊的关照中察觉出她的不凡。

她就是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专业创始人之一王燕霞教授。

追随张金哲院士,步入北京儿童医院外科的大门

1951年,王燕霞从国立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毕业,本可以保送到北师大读书,因为自己想当医生,果断放弃了保送名额,转而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专业。“成绩公布时,我属于前十二名,考上了,挺高兴的。”就这样,王燕霞来到了当年一个班120多人、五年制的北京大学医学系。

学业的第五年为实习期,在北大医院妇产科实习了三个月后,学校要成立儿科系,张金哲院士当时是那里的外科医生并负责招募工作。自称喜欢动手操作的王燕霞报了名并顺利被选中,随后便跟随张院士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工作,从此与普外科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在张金哲院士的带领下迅速发展壮大,王燕霞来到外科时,床位数已经由最初的15张扩展到90张,她所在的大外科三部有30张病床。作为住院医师,王燕霞要管15张床,每天手术、在病房照顾患儿,几乎没有时间休息。虽然条件艰苦,但回忆起往事,王燕霞满脸愉悦,她说自己很感谢过往的经历,得益于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当初病房太忙,输液、拍片、钡灌肠,不得已都练出来了。由于工作太忙,原定的每周两个下午的休息是不能保证的。同事们几乎都住在老门诊楼4层的医院宿舍,随叫随到是常有的事,工作生活很难分开。

“那时候我们总去张头那屋吃糖,师生关系很好,半夜12点多叫他过来帮忙,他二话不说很快就来了......”。

提到自己的老师,王燕霞滔滔不绝,反反复复地讲述着当年的苦中作乐,并称从年轻时候就管张院士叫张头,到现在也改不过来。

1972年大外科分专业,王燕霞来到普外科专业工作。王燕霞称自己胆子小,每次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决定都要由张院士把关,有了老师的引领,自己在执行中就多了份自信。几十年来,张院士一路创新,一路突破,王燕霞紧随其后,把张院士的每一项决定落实好、总结好、完善好。“我们王教授不是把医学当做工作去做,而是当作事业来做”,外科教研室副主任王大勇这样说。

勤勤恳恳给孩子治好病,是最朴素的初心

1956年,王燕霞在大学毕业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问及为什么想要入党,老人朴素地说:“我觉得党员很光荣,有什么事儿都冲在前头就想当。”

起初在大外科的时候,王燕霞说条件很艰苦。有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当时外科手术室和病房没有空调,为了不耽误治疗,同时减少天热带来的不良影响,王燕霞在张院士的带领下,等到夜里凉快了才开始做手术,经常做到早上5、6点,有时候累得直接躺在手术室地上。“这是选择问题,不一定非要夜里做手术,我就这么选了。那时候年轻,不讲什么条件就是干活。你看着孩子那么可怜,就想赶紧把他治好了。”勤勤恳恳给孩子治好病,是王燕霞最朴素的初心。

有一次,医院接收了第一例先天性门腔静脉异常分流患儿。孩子直肠反复出血十余年。收住院后,王燕霞每天都到病房来看病人,到图书馆查资料,和学生们一起研讨,联系外院给孩子做血管造影,碰巧当时英国小儿外科主席来院访问,她第一时间与对方交流诊治方案,最终给孩子确定了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在每周三的科室查房前,王燕霞会提前半小时来病房,先进行一个人的“非正式查房”,全面了解孩子们的情况,为之后的病例讨论做准备。她有自己的一套查房办法,躺着的孩子都会看,并且重点看,这是从退休后就延续的习惯,遇到不清楚的会问问在场的同事,每次问完总会说“对不起打扰你工作了”。她常说,要向病人学习,知识来自于病人,要服务于病人。

始终低调谦虚,传道授业解惑的“终身学习者”

“她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为了给患儿诊断对治疗好,她一直在学习最新的知识,遇到不懂的情况会第一时间查资料。她给我们改论文,会提出自己的建议,甚至每一个标点都会改到,但不署名,她会帮我们跟张院士约好时间,让我们再把论文拿给张院士看一遍。”王燕霞的低调严谨给王大勇留下极深的印象。尽管王燕霞没带过多少研究生,但是很多外科医生都把她尊为老师。

王大勇刚参加工作时,接诊了一个乳糜腹的患儿。这个病很少见,由于经验不足,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第二天一早,王燕霞找到他,问他病人看了没有?是什么原因?查过资料没有?一连串的问题,让王大勇应接不暇。她把王大勇带到办公室,把头一天晚上查的资料都交给了他。第三天,王燕霞接着问,资料看了吗?有什么收获?有没有再找类似的病人?在她的指引下,王大勇对婴幼儿乳糜腹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上发表了相关文章。一点点推着学生向前走的王燕霞,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人。在王大勇记忆中,从来没见过王老师发脾气,对学生唯一表达不满的话,就是“下次注意”。

普外科主任陈亚军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很多科室照片,有一张是普外科的“全家福”,王燕霞和张院士等老一辈普外人被簇拥着坐在中间。“我来儿童医院时,王主任已卸任大外科主任,她比我妈小一岁,我对她就像对我妈妈似的,我们都叫她老太太。我们这代人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他们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科室的定海神针。”陈亚军这样解读“老太太”。虽然自己也已头发花白,但在王燕霞教授面前,他一直拿自己当晚辈,他跟王教授说,只要她想来查房,科室随时都欢迎。

又是一个周三大查房的日子。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撒落在王燕霞教授的满头银发上,熠熠生辉。尽管年届90岁,很少言语,但依然能从她身上感受到来自岁月的力量。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王燕霞,主任医师,教授,小儿普通外科专业。曾任北京儿童医院大外科主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参与编写《实用儿科学》《实用小儿新型手术图解》《实用小儿胃肠道紊乱》等著作10余册,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卫生部三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北京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北京医学会优秀论文奖两项。

宣传中心胡宇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