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同心抗疫 儿医使命】魏楠:我不能退缩,必须迎难而上
2022-06-28 16:28:10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支援小汤山方舱医院 浏览次数:

“全副武装”去方舱工作,这样的职业场景我将终身难忘。我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骨科一病房护士长,也是医院支援小汤山医疗队护理组组长,担任小汤山方舱医院第二隔离单元护理组副组长。

奔赴小汤山

4月26日中午,正在上班的我接到近期支援小汤山方舱医院的通知后,立即梳理手头工作并与副护士长交接,晚上回家与父母简单地交待一番,便开始收拾行李。

4月29日11点,我接到部长的电话,让我迅速到医院集结,作为筹备组成员先行奔赴小汤山。12点30分到达医院,14点带着院领导的嘱托与期望,我踏上了征程与其他三位老师集合。作为一名护士长,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北京儿童医院支援小汤山医院医疗队护理组组长,重任在肩,我感到光荣且忐忑。

当天下午15点30分到达小汤山,我与医疗组组长、呼吸二科副主任医师张晓艳、质控办助理研究员王欢以及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医护人员汇合。晚上8点,我们与指挥部工作人员沟通,梳理接下来的工作。我们原定第二天进入方舱,一通紧急电话把我们叫到了指挥部,被告知要立即进入方舱提前熟悉动线,并于第二天完成舱内耗材领用、物品摆放、设备调试、培训、排班等一系列工作。

按上级部署,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共同负责第二隔离单元。5月1日下午,40余名队员在小汤山集结完毕,当晚开了一个简短的全体欢迎会,紧接着便是培训会。培训主要围绕医疗、护理、院感防控等内容。我参加的培训很多,这次却感觉大不一样,每个人看起来都神情凝重,讲的人事无巨细,听的人一丝不苟。在模拟演练环节,没有一丝“走过场”,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哪一步做得不对、有没有要改进。大家心里都清楚,前面是场硬仗,面对即将近距离接触的高传染性新冠病毒,保护好自己有多重要。如果因为粗心大意、业务能力不过关引起感染,这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团队不负责。

首进方舱

5月4日上午,我们接到指挥部通知,由北京佑安医院负责的第一隔离单元即将饱和,第二隔离单元随时要做好接收隔离人员的准备。这是“战前的号角”,每个人积极做好最后的准备。

5月5日凌晨,我们第二隔离单元正式“开舱”,迎接第一位隔离人员。进入方舱,换上防护服时,我心里还是情不自禁地打起鼓来,倒不是害怕,主要是担心人力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安置好数量较大的隔离人员。万事开头难,队员们都是初进方舱工作,只能临场应变了。

第一辆、第二辆……面对一辆辆救护车的驶入,队友们立刻集中精力,调整好状态,做好分工。医生与中心站护士对隔离人员进行评估分配,污染区护士做好隔离人员的引导安置。

因为方舱刚建好开放,难免有疏漏之处。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我们不停地调整,并及时做好隔离人员的情绪安抚工作。不知不觉到了凌晨2点的交班时间,如果说红区的工作好比“战斗”,那脱防护服就像“排雷”,必须高度集中精力,每一个环节都要小心谨慎,一不留神就可能暴露导致感染。每名队员都小心翼翼,做好每一个细节,最后都顺利出舱。

当天交完班回到酒店已是凌晨4点,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第一次承担如此艰巨的任务,很多问题等待解决,于是起床将问题一一罗列,思考解决方案,不断完善流程,争取下一次进舱能更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一番思索下来,已是清晨,却并不觉得累,看着天边泛起的微光,仿佛看到胜利就在前方。经过两天的调整,我们的工作渐渐步入正轨,队友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我们互相帮助、分享经验、随时补位。每一次下班后,我们都会在大巴车上总结本次的不足,讨论下次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提升管理

不知不觉,在小汤山奋战30多天了。从最初登上大巴时的沉重紧张,到现在的从容镇定,记载了我们一次次的成长与蜕变。

记得刚进舱那几天,我曾陷入短暂的抱怨和自我否定,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名管理者,我不能退缩,必须迎难而上。我迅速调整状态,理清思路。每次入舱,在巡视每一层楼的同时,便与同单元建工师傅反馈情况,以获得他们的协助。通过团队一点一滴的共同努力,隔离人员的生活和医疗需求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寻求“外援”,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每个人最大的潜能,让大家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成了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我根据个人工作能力及特点,进行分组并设立组长,制定出通用的工作流程和应知应会内容。经过几次磨合,各组队员管理做得越来越好,每次下班后听到大家仍在总结,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自豪。

除了人员能力培训,计划的制定也是保障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每天上班前,我会向上一班确认工作进度,并逐条查看工作群内消息,将工作任务、工作重点、注意事项汇总,随后组织小组讨论,进行初步的分工、优化流程、拟定突发情况的应对策略,最后达到各组同质化管理,做到人人思路清晰、反应迅速、忙而不乱。

结束小汤山的驰援工作,我可以说,我努力了,我做到了!在这40多天里,感恩遇见,让我们成为并肩战斗的伙伴,收获弥足珍贵的战友情;感谢挑战,让我们在一次次磨练中成长提升。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渡不过的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我们有信心!

文/北京儿童医院支援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队护理组组长、

骨科一病房护士长魏楠


上一篇: 【同心抗疫 儿医使命】马翊涵:忙碌的一线抗疫让我充实又自豪

下一篇: 北京市儿科质控中心召开2022年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