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生命时报】对“儿童感染”相关问题答疑
2023-01-30 10:59:18 来源:生命时报 浏览次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专家一:胡冰,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感染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感染分会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擅长儿童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发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

专家二:陈天明,副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市预防医学会感染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促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青年委员,擅长小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微信图片_20230206105503.jpg

●怎么分辨流感和新冠

山东读者李女士问:请问如何分辨孩子的咳嗽、发烧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新冠?

解答:普通感冒常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低中度发热,一般持续1~3天,多在3~5天自愈,很少有肌肉疼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且儿童的精神状态、饮食等不太受影响。

流感好发于冬季,患者常有流感病例接触史。如果儿童得了流感,通常会出现高热,且发热时间较长,一般为3~5天,一周左右才能恢复,最典型症状是伴有全身肌肉疼痛、乏力、头痛等。

与普通感冒、流感相比,大多数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患儿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单纯从症状上不好区别,需仔细排查患儿有无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感染的儿童常表现为轻中度发热,少数会高热,可有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多数患儿症状在1周内消失。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常在1周后进展,出现精神状态差、咳嗽加重、呼吸急促、缺氧等症状,甚至呼吸衰竭。

●新生儿感染新冠能吃药吗

北京读者卢女士问:如果新生儿、幼儿出现新冠感染,能否用药缓解,该用哪些药物?

解答: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儿应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通常不需特殊治疗,数日后即可恢复;对于婴幼儿,应密切注意其精神状态和反应,如果3~5天持续高热不退,出现呼吸急促、食欲缺乏、尿少、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如果是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发热后应及时就医。

目前,我国尚无批准用于低龄儿童的抗新冠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为主。当孩子体温稳定并低于38.5℃(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低于38℃)时,可不使用退热药;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8.5℃或之前有过抽搐史,可及时给予退烧药物。2~6个月的患儿只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患儿,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可以二选一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每4~6小时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感冒发烧该用抗菌药吗

上海读者于女士问:孩子感冒发烧能不能用抗菌药?

解答:感冒是一个生活用语,医学上多提示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的常见疾病,主要致病原以病毒为主,比如新冠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也有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或在原有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混合细菌感染,严重时可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比如肺炎链球菌、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等。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应由医生根据查体及初步检查(比如血常规)进行甄别,及时进行治疗。

多数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对症治疗即可,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有相应抗病毒药物,并不需要抗菌药。不合理应用抗菌药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比如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引发腹泻;如果患儿对药物过敏,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损害其脏器功能。

●防高热惊厥,能提前退烧吗

陕西读者赵女士问:我家孩子曾有过高热惊厥,请问再发烧的话,能不能提前用退烧药?

解答:通常,热性惊厥发生在发热24小时内或发热前的短时间内,尤其是体温快速上升期,多数在超过38℃时出现。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应注意再发可能。

目前大多数研究表明,解热镇痛药无法防止热性惊厥发作,也不能降低再发风险。因此,既往有热性惊厥的患儿,再次发热时应用解热镇痛药的原则等同于普通发热性疾病,目的是缓解不适。单纯性热性惊厥大多呈短暂、单次发作,2~3分钟可自行缓解,不必急于使用止惊药物。若惊厥发作,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安全,防止患儿跌倒或受伤;禁止喂水或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切忌抠掐人中、撬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以免造成进一步伤害。如果抽搐期间分泌物较多,可将患儿摆成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清理其口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如果惊厥发作持续较长,则需在医院使用药物止惊。

●怎样避免水痘交叉感染

河北读者王女士问:我的两个孩子都上小学了,每年他们学校都会有出水痘的孩子,请问怎样才能预防感染?如果一人得了,另一人如何预防?

解答:水痘是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多流行于冬、春季节,以斑疹、丘疹、疱疹、结痂为主要特点,一般为良性、自限性。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传播,高发年龄为6~9岁,出疹前1~2天至完全结痂都有传染性。如果有同学或家人患水痘,未患病者应避免与其接触;消毒患者污染的被服、用具及居室;患者应隔离至水痘结痂脱落。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的最佳方法,12月龄~12岁的健康易感者,分别在12~18月龄、满4岁各接种1剂,未完成接种者需尽快补齐,产生的免疫力可持续10~20年。约九成易感者在接触患者后发病,未接种疫苗的暴露者,须在暴露后3天内接种。

●脑膜炎会影响智力吗

浙江读者林女士问:我的孩子曾患过化脓性脑膜炎,请问这会不会对成年后的智力、生活造成影响?

解答:并非所有患过化脓性脑膜炎的儿童都会出现智力问题,也不是所有后遗症都会影响生活。据全球相关数据统计,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出院后,出现各种程度后遗症的比例为12.1%~35.2%,主要包括智力低下、感音神经性耳聋、症状性癫痫、肢体活动障碍等。其中,智力低下比例为2.2%~10%。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后遗症,如果只出现在单侧,对生活影响较小;如果是双侧,患儿可在专科医师帮助下使用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以改善听力。需注意的是,人工耳蜗需在化脓性脑膜炎治愈后尽快进行,以免耳蜗发生纤维化或骨化,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效果。若能及时干预,患儿可获得正常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症状性癫痫也是常见后遗症,可在化脓性脑膜炎治愈数年后出现,一旦发作,可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手足口病怎么防

湖北读者金女士问:请问手足口病该如何预防,能打疫苗吗?如果不慎患上,该如何应对?

解答:手足口病常见于夏、秋两季,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为呼吸道传播,比如密切接触病毒污染的手、玩具、餐具;摄入病毒污染的食物;吸入含病毒的飞沫,婴幼儿、儿童普遍易感。

可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以柯萨奇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患者主要表现为手、足部皮疹,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部分患儿臀部、肘部等也有皮疹,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脑干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重症病例主要是由EV71病毒引起,接种相关疫苗可降低重症风险。

预防的关键是做好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比如勤洗手、做好通风消毒、该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员密集场所、及时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等。目前,手足口病尚无针对性治疗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同时需观察患者精神状态,怀疑有重症表现时及时就诊。

●初次感染EB病毒要治吗

广西读者刘先生问:我的孩子前段时间确诊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现在症状已缓解,但脖子仍有肿胀,还有些轻微打鼾,请问这需要治吗?

解答:EB病毒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感染的疱疹类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初次感染EB病毒的典型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儿童,对免疫功能完全正常者来说,该病为自限性,预后良好。患者可出现发热、咽峡炎,伴有眼睑浮肿、鼻塞、打鼾等症状,查体时可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也可见肝脾肿大。

发热、咽峡炎等主要症状缓解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打鼾、肝脾肿大等其他症状的恢复常需更长时间,甚至可能是数月才能完全恢复,家长不用太过担心。需要注意的是,脾肿大完全恢复前,患儿应避免剧烈活动及腹部磕碰,以免造成脾破裂;少数存在先天性免疫功能异常患儿,感染EB病毒后可发展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EB病毒相关肿瘤,需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定期监测血液EB病毒DNA水平。▲

上一篇: 【人民日报健康】提升区域医疗护理水平,北京儿童医院启动护理管理者培训

下一篇: 【健康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做中国儿童皮肤病学科发展的“引领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