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简介

张金哲(1920.9-2022.12),男,汉族,中共党员,小儿外科资深特级专家。1920年9月25日生于天津市宁河县。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55年6月调任新建北京儿童医院,历任外科主任,副院长及首都医科大学小儿外科教授,为小儿外科特级主任医师及博士生导师。

外科要无痛——百岁院士的麻醉缘
浏览次数:

北京儿童医院忙碌又有序的手术间里,正在接受麻醉诱导的小患者乖巧地数着数:“1、2、3……”,很快进入了梦乡。没有冰冷的手术器械、没有扣人心弦的手术过程,他的记忆中只有回到病房后妈妈关心温暖的目光。这就是神奇的麻醉,儿童医院手术室每年都会有近3万例小患儿在麻醉科叔叔阿姨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度过围术期,可是在大半个世纪前的中国,舒适安全的手术还只是一个梦想。小儿麻醉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儿童医院的镇院之宝——百岁院士张金哲。

提起张金哲院士,关键词往往是小儿外科学院士,似乎和麻醉不沾边,可谁又能想到国内第一本麻醉学专著、第一批专职小儿麻醉医师培训、第一批战地麻醉培训班就是出自他之手呢?

图片14.jpg

国内第一本麻醉学著作《实用麻醉学》,于1951年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54年再版。

解放前的中国,民众普遍对西医的抵触和怀疑,使无论是对儿童麻醉的认知度还是普及度上都很低,偶尔有外科手术往往也是由手术医生来完成麻醉,麻醉技术的落后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开展。1947年,27岁的张金哲院士被派往天津中央医院吴英恺教授创办的胸外科进修麻醉,一年后回到了北大医院负责教授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将全麻技术逐渐开展起来。抗美援朝开始后,张金哲院士作为手术队队长,奔赴前线。当看到部队缴获的敌军的麻醉机和气管插管,前方急需却无人会用,张金哲院士就地自编讲义,开办麻醉培训班,以精湛的专业优势培养了第一代部队麻醉医师,为伤员救治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那些讲义经改编,以《实用麻醉学》为题于1951年第06期由《人民军医》杂志出版。

图片15.jpg

发表《实用麻醉学》的《人民军医》杂志封面(1951年第06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建国后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出现,迅速增长的人口使得小儿外科手术量激增。1950年,北京大学医学院建立小儿外科专业,张金哲院士勇挑重担,他说到:“我个人所以敢接受创建小儿外科任务,主要的技术条件是我有麻醉学的基础。”由于西方对我国的封锁,小儿麻醉器械匮乏,如何开展小儿麻醉工作?这难不倒爱思考、爱捣鼓的张金哲院士,于是made in Dr Zhang的小儿喉镜、简易麻醉机、各号气管插管便出现在了临床中,小儿手术得以实施开展。但由于终究是作坊式小量生产小儿麻醉器械,并不能使小儿外科广泛开展起来。随着北大医院谢荣教授赴美学习归来,张金哲院士在他的协助下首创肌肉注射硫喷妥钠基础麻醉方法,使患儿睡眠后能在局麻下做手术,而不需要特殊器械设备,于是使全国广泛开展了小儿外科手术。为了使麻醉能得到更有效的推广,张金哲院士理论结合自身摸索出的实践,于1951年出版了国内首部麻醉学著作《实用麻醉学》及其后的《小儿麻醉手册》,为日后中国小儿麻醉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第一块砖。

图片16.jpg

张院士在为《实用麻醉学》题名

1955年张金哲院士就任新建的北京儿童医院,开始培养第一批儿童外科医生,并使得儿童麻醉专业化,有了儿童医院历史上第一名专职儿科麻醉医生,打出了浅中枢抑制的婴儿麻醉的北京儿童医院品牌,甚至是中国品牌。

图片17.jpg

张院士和手术室医护人员在一起

在儿童医院麻醉科逐渐走向正规时候,张院士仍心系麻醉学科的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欧美普遍流行的全麻不同,经济的限制使人们把兴趣投入到了成本更为低廉的麻醉技术——针刺麻醉。张金哲院士以客观严谨的态度,评估了1474例针麻患儿的针麻效果,在推行针麻的当时,勇敢指出针麻的优缺点,明确不推荐为常规麻醉方式。更是将论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刊,并在阿根廷世界儿科大会上向世界展示。

作为一名医生,张院士无时无刻不把小病人放在心头,既要治愈患儿的身体疾病,还要避免受到心理伤害,超前的将人文关怀实施在了儿童麻醉中。他在《门诊小儿外科学》中曾经写道:“大孩子能合作者可以用局麻,但要充分估计病儿的耐受力,不止是疼痛,要想到长时间固定体位,温度、气闷、眼、耳鼻喉、皮肤各部位都感到不适,以及精神紧张与失掉信任等。”

图片18.jpg

张院士和麻醉科张建敏教授合影

这种关怀一直将张金哲院士和麻醉学紧密相连,在九十高龄时仍关心着医院的临床和教学工作,在麻醉科张建敏教授主编的《小儿手术麻醉典型病例精选》中欣然作序,回忆了他和麻醉的点点滴滴。在为他的弟子,儿童医院普外科陈亚军教授题字时,仍不忘提到“医生要和蔼,外科要无痛”,倾注了儿外科学一代宗师对患儿的父母心。

在张金哲院士这位麻醉学开山前辈的教诲下,儿童医院麻醉科历经詹振刚教授及现任麻醉科主任张建敏教授等几代人的努力,从当初人员、技术、设备都匮乏的举步维艰,到现在有44名麻醉医生,8名麻醉护士的大家庭。从当初单一的麻醉方式,到现在努力实现“围术期医生”这一更广阔的麻醉学科范畴。从当初救治疾病为首要目标,到现在舒适化医疗,使患儿在躯体得到救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

北京儿童医院倪鑫院长曾经说过:“手术科室是风筝,麻醉科就是放风筝的线”。在张金哲院士精神的鼓励下,儿童医院麻醉科必然会不断努力,攻克麻醉新技术、新难点,保障不断更新的高精尖手术、新学科手术的开展。

麻醉科


上一篇: 师恩浩荡

下一篇: 全体儿医青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