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简介

张金哲(1920.9-2022.12),男,汉族,中共党员,小儿外科资深特级专家。1920年9月25日生于天津市宁河县。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55年6月调任新建北京儿童医院,历任外科主任,副院长及首都医科大学小儿外科教授,为小儿外科特级主任医师及博士生导师。

师恩浩荡
浏览次数:

今年是恩师张金哲院士的期颐之年,也是我跟随导师学习的第27个年头。9月25日是导师百岁寿辰,师恩浩荡,谨以此文作为献给导师的生日礼物。

我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小儿外科工作。北京儿童医院是我心中的‘圣殿’。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这里有一位‘圣人’—张金哲教授。1993年,我如愿以偿考取了张金哲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得以有幸师从导师学习,耳闻目染,受益匪浅。我1996年博士毕业后又留在导师身边工作,得以继续聆听导师教诲,实乃三生有幸。

一位终身学习的导师。张教授是中国小儿外科重要创始人,他创造了不少具有我国特点的手术,如大家熟知的具有代表性的“张氏瓣”(胆肠吻合之防反流瓣)、“张氏膜”(松解该膜可简化肛门直肠畸形的手术过程)和“张氏钳”(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用环钳)。它们均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小儿外科疾病治疗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张教授即使年事已高,仍工作在临床一线,坚持每周出专家门诊,参加疑难病会诊和病房医疗查房,还将诊治的典型病例,自己打字编辑,装订成册,命名“顶级会诊”,发给大家参考学习。之所以取名“顶级会诊”,老先生风趣地说:“在小儿外科学界,我年龄最大(近百岁)、职级最高(院士)而仍在工作,可以叫‘顶级会诊’吧”。百岁老人,生活自理、思维清晰、反应敏捷,是否与其终生学习思考有关呢?值得我们晚辈深思。

一位多才多艺的教授。上世纪30年代,张金哲教授同时考取了医学院和美术学院,最终他选择了医学院,但他对于书画的爱好从未停止。刚改革开放那段时间,我国对外学术交流增多,张教授常常自购空白扇面,写上书法或画上国画,当礼品送给外国同行和友人,既有特色又有意义。他的老师或同学过生日,他也会画上一笔,送上祝福。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赖炳耀教授八十岁生日时,张教授写了一副字,让我专程由北京飞往广州参加赖教授寿宴。导师还是二胡高手、京剧“票友”,交谊舞跳的也很不错。导师对我说,北京城最早一批买摩托车的人里,应该包括他和吴阶平院士。老一代医学大家,不仅专业做的好,还多才多艺,懂时尚会生活,值得我辈学习。

一位与时俱进的医者。张教授有句名言“多大的医生多大的口”。上世纪,由于麻醉技术的限制,术中腹壁得到难以满意的松弛,要想快速解决腹腔内的问题,唯有大切口才能充分暴露病灶和安全解决。有外科医生为了炫技,也为了美容,切口开的较小,切口小增加了手术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有时候也很不安全。这种情况在年轻医生中出现较多,小医生初出茅庐,不知深浅,所以有了张教授“多大的医生多大的口”的名言。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麻醉技术和医疗装备的进步,以及顺应国际潮流,导师最先在国内倡导腹腔镜技术,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请世界著名小儿外科专家Gans来华进行腹腔镜手术演示,当时尚无电视摄像系统,为双人目镜,主要用于诊断,偶尔做穿刺活检。此后,在张教授的推动下,国内小儿腹腔镜从无到有,最终实现今天的普及与发展。

薪火传承永不老。张教授是医学家,也是医学教育家。国内很多小儿外科前辈、精英,都曾在北京儿童医院外科进修学习。我在临床学习工作期间,导师已70多岁,仍时常上手术台,时常站在一助的位置上陪台指导。导师的“封刀”之作是陪我做的一台髂腰肌悬吊手术,当时导师已年逾八旬,然而宝刀不老,操作娴熟敏捷。导师兼任几本学术杂志编委,为了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时常会让我们学生先看一下编辑部送审的稿子,让我们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后他再给我们讲解和谈他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对我现在的论文写作和专业知识储备有着很大的帮助。此后,我也学着导师的方法带教自己的学生,将他的学术思想和职业精神传承,我想这是对导师最好的回报。

几年前,九十岁高龄的导师特意给我写了一幅字:“医生要可亲,手术要无痛”,从精神和技术两个层面对我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我深感压力和责任。在此,我将这句话作为结束语,与大家共勉。

图片19.jpg

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主任陈亚军

转载自《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上一篇: 大医精诚,高山仰止——写在张金哲院士百岁华诞

下一篇: 外科要无痛——百岁院士的麻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