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血液疾病研究室证明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伴胸腺受累的临床特点和疗效
2023-01-28 11:11:26 来源:儿研所血液疾病研究室
浏览次数:

论文题目: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Pediatric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with Thymic Involvement

发表杂志: Journal of Pediatrics (IF=5.94)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以CD1aCD207阳性组织细胞聚集并造成多种器官组织炎症损伤的一种疾病,目前认为是一种髓系来源的肿瘤。临床表现和疗效个体差异非常大,单独皮肤、骨损害可自愈,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如肺、淋巴结、垂体等,肝、脾、血液系统(危险器官)受累病人预后差。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所必需的重要器官,协调适应性免疫反应。曾有少数报道胸腺受累LCH的临床表现,但此类患者对于化疗或靶向治疗的反应尚不清楚。

本研究分析了我院20169月至201912月间收治的19例胸腺受累LCH临床、生物学、影像学特点,及对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反应和疗效。在433例新诊断儿童LCH中,19例(4.4%)存在胸腺受累,均为多系统受累型(MS),其中8例为危险器官受累型。以同期收治的170例无胸腺受累MS-LCH患儿为对照组,胸腺受累患儿年龄明显较小(诊断时中位年龄0.6岁),同时存在肺、甲状腺受累的比例较高,而骨受累比例明显较低。患儿多在评估中才发现胸腺受累,仅2例因纵隔肿物入院即诊断为胸腺受累。1例婴儿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和呼吸窘迫;其它患儿缺乏胸腺受累特异性表现。16例(84.2%)患儿在诊断时有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11 (57.9%)CD4+/CD8+比值升高,9例(47.4%)伴有IgG水平降低;这些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7例进行胸腺组织的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均为CD1aCD207阳性。所有患儿胸部CT或胸腺B超均有异常表现,CT多见前纵隔肿物、胸腺增大、钙化点,也有气管压迫、结节状强化、弥漫性胸膜增厚表现;B超异常表现有胸腺增大、低回声、钙化、异位甲状腺及胸膜肿胀等。 治疗采用我院BCH-LCH 2014方案,17例患儿初始采用以长春地辛-泼尼松联合为基础的一线治疗。依据国际LCH研究组的治疗反应评估标准,6周时47.1%患儿评为好转,35.3%为中等,17.6%为进展;其中47.1%显示胸腺好转。一例伴有肺炎和呼吸窘迫,入院后2.7月死亡,未予化疗。另一例患儿因年龄较小、血管条件差,直接给予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治疗,6月后胸腺和其它病灶均明显好转。13例患儿在一线化疗中出现进展、复发或危险器官无好转,其中9例升级至二线化疗(克拉屈滨和阿糖胞苷联合),4例携带有BRAF-V600E突变患儿转为达拉非尼治疗。92.3%的患儿经二线化疗或靶向治疗后,胸腺及其它病灶好转甚至治愈。二线化疗或靶向治疗的患儿其进展/复发率无显著差异(33.3%25%)。患儿3年总生存率为94.4%,无进展生存率为49.4%,与无胸腺受累MS-LCH无显著差异。此外,二线化疗中88.9%患儿出现骨髓抑制及血细胞减少(3-4级),伴严重感染和发热。而达拉非尼治疗中仅50%患者出现2级以下反应,如皮疹、头痛及食欲减退。

综上所述,胸腺受累在儿童LCH中较罕见,有其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一线或二线化疗可以治愈大多数胸腺病变,BRAF抑制剂可能为突变阳性LCH伴胸腺受累的婴幼儿患者提供了有前景的、低毒性的治疗选择。由于疾病复发率高,实现LCH病灶及胸腺受累的持续缓解、治愈仍然是一个挑战,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前瞻性、大样本研究和追踪随访。

上一篇: 营养与发育研究室发现乙酸摄入可通过改变胆汁酸代谢从而抑制高脂肪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

下一篇: 血液疾病研究室证明F8突变类型是重型血友病A伴有高滴度抑制物患儿小剂量免疫耐受诱导结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