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国家生命科学与人才培养基地儿科学系 > 正文

儿科学系技术平台介绍
浏览次数:

一、儿研所医学遗传中心简介

医学遗传中心成立于2015年,学术带头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巍教授。主要致力于儿童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基因鉴定和发病机制研究,并综合利用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目前,属于儿研所编制人员13名,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7名;学历构成包括博士14名;职称构成包括正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7名。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研究方向: 溶酶体运输障碍性疾病的遗传学及分子发生机制和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鉴定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二、儿研所呼吸感染疾病研究室简介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结核病研究室以申阿东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自2002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结核分枝杆菌和肺炎支原体的应用基础性科学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及各类人才项目合计57项,发表论文116篇,其中SCI收录46篇。获得专利3项。目前在儿童结核病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在儿童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耐药和流行特征方面、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新机制方面、儿童结核病分子遗传学方面、儿童结核病药物代谢方面、儿童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方面(r干扰素释放试验、Xpert MTB/RIF试验)、儿童支原体肺炎实验室诊断(SAT技术)方面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14年6月以呼吸感染疾病研究室为重要组成单位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获批。现有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6名,助研1名,主管技师2名,研究实习员1名。学历构成包括博士6名,硕士3名,学士2名。职称构成包括正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1名。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正在或已培养博士生7名、硕士生16名、博士后3名。

三、儿研所营养研究室简介

营养研究室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攻研究领域包括:脂质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营养环境与脑发育、脂肪乳剂的代谢、儿童肥胖、儿童铅中毒营养干预等。已建立营养与疾病研究平台和营养素与营养活性成分检测平台。近10年来,先后承担着国家自然基金项目9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荷兰营养研究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人才培养基金项目4项的研究工作,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0篇。曾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营养研究室一直负责《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营养性疾病章节”的撰写,共参与教材著作撰写8部;2014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四届儿童营养及营养性疾病进展学习班(国家继续教育),并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儿科发展国际论坛营养分论。希望通过努力实现集儿童营养性疾病的诊治、科研、教学与营养宣教为一体的目标。目前科室有在职青年骨干人员5人。研究室为首都医科大学儿内科--科学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儿童营养方向培养点。已培养硕士生22名、博士研究生4名。在国际交流方面,建立了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人类营养研究所的合作研究关系。旨在儿童营养性疾病方面进行合作研究与交流,合作发表论文9篇。

四、儿研所病毒研究室简介

病毒室成立于1976年,是一个集科研、临床检测一体的临床病毒科室,研究的重点和特色是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和相关疾病致病机制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与瑞典国家传染病控制研究所合作进行《儿童常见病毒性疾病快速诊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病毒室是北京地区开展临床病毒检测项目较全的单位之一。病毒室研究室现有工作人员 10名,其中科研人员5名,医技人员5名;学历上,博士4人,硕士1人,大专3人,中专1人;职称上,研究员、副教授1人,助理研究员3人,实习研究员1人,主管技师1人,技师3人。

五、儿研所微生物研究室简介

儿研所微生物室成立于 1989 年,由杨永弘研究员任主任。 此后,在杨永弘研究员主持下,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及小儿呼吸道细菌方面的研究。经过十八年的奋斗,开展和完成了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条件也日渐改善,研究集体亦逐渐壮大。与美国、俄国、芬兰等国家的实验室有合作。从1994年起被卫生部确定为链球菌专业实验室。1999年,成为亚洲地区常见病原耐药检测网(ANSORP)成员。已培养 30-40 名硕士和博士。 目前,在实验室进行研究的研究生硕士4名,博士2名。

六、儿研所免疫研究室简介

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风湿性疾病免疫学研究室成立于1985年,于2014年进行改革重组后建立了免疫学研究室,成为集检测、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室。目前在编人员8人,其中正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3名,实习研究员1名,主管技师2名。我室承担了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病房免疫相关疾病的临床标本检测工作。本科室研究焦点幼年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瘤(JORRP)、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神经母细胞瘤的免疫机制研究等

七、儿研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室简介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室主要致力于儿童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诊治等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研究室现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人员年龄、数量及层次结构合理。依托“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库,研究室目前已具有较完善的实验设备平台和临床资源储备,与儿童医院各临床科室有广泛的合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头颈实体瘤、睡眠呼吸障碍、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和儿童人工听觉技术。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郭永丽教授带领科研人员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部级课题15项,校局级课题10项,发表文章82篇,举办国内会议2次,申请专利1项。研究方向:儿童头颈实体瘤、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儿童人工听觉技术等

八、儿研所血液与肿瘤研究室

血液与肿瘤研究室于2017年初成立,在研究室主任李志刚教授的带领下,与血液肿瘤中心等临床科室开展紧密合作,主要致力于儿童血液病与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研究室现有工作人员5名,其中研究人员4名:包括研究员/教授1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1人、研究实习员1人;医技人员(主管技师)1名。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血液病与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与耐药机制的研究、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发病机制的研究、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 发病机制的研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美国天普大学(the Temple University)医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并派遣多名科研人员赴美交流学习,开展合作研究。


下一篇: 高级人才培养规划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