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 正文

甲基丙二酸血症小小孩视力差还瘫软无力怎么回事儿?
2024-08-26 18:21:47 浏览次数:

一天,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在北京儿童医院检查眼底时发现竟然有“黄斑变性”!家长说:孩子6个月了还不追物,追光也不好。眼底黄斑区是一圈圈的圆片状色素异常。

图片30.jpg

黄斑区异常

检查后询问家长孩子是否有其它方面异常?家长道出孩子6个月大了却还不会翻身,全身软软的没有力气,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看着这样的眼底结果,家长如此描述孩子的全身情况。医生陷入了思考,想起了之前遇到的相似的一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种由MMACHC基因突变引起的MCM或其辅酶钴胺素(维生素B2)的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甲基丙二酸、丙酸等有机酸在体内蓄积,造成患儿出现神经、认知、精神和血栓栓塞等异常发生。可在新生儿至成年期多个时期发病,在新生儿及婴幼儿期发病时多伴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症状可能包括嗜睡、发育迟缓、反复呕吐、酸中毒、脱水、呼吸窘迫,肌张力减弱、癫痫发作、智力落后。而在眼部主要表现为斜视、眼球震颤、不追光追物,检查眼底时发现黄斑区进行性色素萎缩病变、色素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变化和视神经萎缩。

MMA的诊断包括:(一)产前诊断:孕妇产前可通过羊水细胞基因检测、绒毛膜组织基因检测,试管受孕可通过胚胎植入前单个细胞基因监测明确患者、携带者或无携带。(二)临床诊断:当患儿有喂养困难、呕吐、腹泻、嗜睡和肌无力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存在酸中毒、高乳酸和高血氨结果,在怀疑患儿可能为MMA时,需进一步行GC-MS血、尿有机酸分析明确诊断。(三)基因诊断:可以选择全外显子检测,或包括MMACHC、MMADHC、MUT、MMAA、MMABMCE等基因panel包检测,但当存在支持临床诊断结果而基因检测未见异常时,可依靠临床诊断结果确诊。

我们马上给这个孩子安排了基因检测,内科会诊。基因检查提示X染色体长臂缺失伴重复,MMACHC为杂合缺失。血尿有机酸分析检查发现患儿甲基丙二酸值显著升高,同时同型半胱氨酸值显著升高。确诊为:MMA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内科给予治疗: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液和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维生素B2、口服甜菜碱治疗,定期检测化验。

国外有文章报道显示,及时诊断及积极治疗可延缓眼底疾病的进展,但是存在个体差异。根据我们对确诊MMA的孩子进行眼科会诊发现,有些患儿可能在疾病的一定时期不合并眼底异常,但仍需定期监测眼底变化,有病例报道患儿诊断后随访过程中出现视力下降、眼底异常情况。

MMA的预后取决于病型、发现早晚以及长期的治疗,大部分孩子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可以好转,大约70%的患儿智力发育落后,早期发病型患儿存在脑损伤则出现智力发育落后。

已经发育正常者与正常人一样,新生儿及婴幼儿发病多症状严重,病死率较高,无法预测预后。患儿可以结婚生子,但需要检测对方是否为MMA基因携带者。

因此,对于首诊于眼科的婴幼儿黄斑区病变,一定要追问全身情况,进一步至神经科、内分泌科检查,基因检测。


上一篇: 霰粒肿不是麦粒肿!过年需谨防!

下一篇: 孩子出现“白瞳症”再就诊已经晚了!如何早期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