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识川崎 2025年全国儿科中西医协同联合教学查房(第十四期)举办
2025-05-08 17:43:48 来源:中医科 中医学科党支部 中西医协同教研室 浏览次数:
4月29日,由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牵头,联合北京市儿科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深圳市中医儿科质量控制中心、云南省中医儿科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委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儿童医院中医学科党支部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儿科中西医协同联合教学查房(第十四期)”顺利举办。
本次查房围绕一例临床表现复杂的不典型川崎病病例展开分析,系统探讨了西医诊疗策略与中医辨证论治优势的结合路径。本次查房由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莫鑫主持。
在病例汇报环节,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吴晓明主治医师分享了一例以“右侧下肢疼痛、发热、多形性皮疹”为主要表现的病例,该病例经排查,最终确诊为川崎病,呈现了非典型症状对川崎病早期诊断的挑战性。
随后,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鞠晨晖医师系统解读了2024版川崎病诊疗指南,重点强调了三大更新要点:一是强化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识别,二是推进生物制剂的精准应用,三是优化长期抗凝风险管理策略。相较2017版指南,本次修订主要体现在诊断标准扩展、丙种球蛋白使用时机调整、糖皮质激素应用规范,以及新型抗炎/抗凝方案的引入。
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刘畅副主任医师从中医理论出发,指出川崎病当属“温病”范畴,其病理演变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临床常常根据发热进程划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个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介绍了中医方剂干预川崎病血管炎症的作用靶点。
在讨论环节,多位专家就该病例的诊疗方案展开了探讨。西安市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王玉君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对鉴别诊断要点发表了独到见解;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王显鹤教授对该病例的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建议;深圳罗湖区中医院吴涛教授则分享了中医治疗川崎病的特色经验。三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提供了多维度的临床思路。
在总结环节,中医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何强表示,本次中西医联合查房不仅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诊疗思路,更对推动川崎病中西医协同诊疗规范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心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肖燕燕表示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在改善患儿预后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未来会不断加大儿童心脏相关疾病的中西医协同诊疗工作。
本次联合查房以不典型川崎病病例为切入点,通过中西医多学科深度探讨,系统梳理了不典型川崎病的诊疗要点,为临床早期识别和精准干预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本次查房,进一步推动了中西医协同诊疗体系的完善,从而不断提升以患儿为中心的优质医疗服务。
中医学科党支部
中西医协同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