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鼻窦炎竟让额头鼓包?北京儿童医院多学科联合“排雷”
2025-05-15 17:22:53 来源:感染内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神经外科 浏览次数:

“小雨,这是你最想要的猫和老鼠盲盒,咱俩拉过钩的。”“小雨,阿姨送你的玩具,你会不会拼?”5月7日,10岁男孩小雨(化名)在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医护叔叔阿姨的祝福下,抱着大大小小的礼物走出了病房……20多天前,他因鼻窦炎感染引发罕见的“波特氏头皮肿块”并发症,在感染内科的积极抗感染治疗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的联合手术下,及时避免了严重的颅内感染等病情进展。

小小鼻窦炎竟然可以破坏坚硬的额骨

4月14日的下午,10岁的男孩小雨(化名)因发热头痛4天,额面部肿胀3天收入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太快了,实在太快了,不到3天孩子就肿成了这样!”刚入院时家长焦急地向医生诉说着病史。“别急,咱慢慢说,这几天都发生了什么?”医生一边安慰家长,一边耐心细致地询问病史,查看化验单。

原来,在1年前小雨左前额曾有磕碰伤。今年年初,小雨的左额再次外伤磕碰到玻璃上,当时皮肤局部红肿,到医院做了头CT和核磁,没有见到明显异常。4月10日,孩子出现发热伴有前额部疼痛,起初是低热,后发热到38℃,查了血常规白细胞略升高,考虑存在细菌感染,口服头孢治疗。可1天后出现前额肿胀,继续口服药物仍有发热,让人感到意外与困惑的是才2天时间内额面肿胀进展迅速。

4月14日,小雨面部的肿胀范围从额头的发际线延伸至颧骨和鼻根部位,双眼睑也有肿胀,就连睁眼都较为费力,精神状态也很不好。家长赶紧带孩子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急诊的医生非常有经验,迅速展开了重点部位评估,鼻窦CT显示孩子有双侧的鼻窦炎,以左侧额窦炎症尤其显著,并伴有左侧额窦窦壁的缺损。

图片22.jpg

糟糕的是,炎症一方面向颅内进入颅板和脑膜,一方面沿着颅骨外面的帽状腱膜层向下蔓延引起整个额部、眶周、鼻根下方的软组织肿胀,在局部形成积血和积气。这种情况之下,感染很有可能波及颅内,引起脑膜炎。果然,在急诊给孩子做了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结果显示存在脑膜炎,病情变得更为复杂。

罕见的鼻窦炎并发症——波特氏脓肿

入院后,感染内科的住院医师王宇航和主治医师刘冰迅速评估了小雨的病情,给予强效的抗菌药物重拳出击应对来势汹汹的感染,并组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进行了首轮会诊。大家都认为鼻窦炎是这次发病的祸根,如果内科抗感染治疗24-48小时内评估仍无好转,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

虽然严重的鼻窦炎可以导致脑膜炎、脑脓肿、眼眶蜂窝组织炎等,但如此严重且进展迅速的面部肿胀实属罕见。经过查阅中英文医学文献资料,医生们发现国内外有少量类似病例报道,该病有一个国际通用的名字叫波特氏头皮肿块(Pott`s puffy tumor),严重者可致颅内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脓、脑脓肿、眼眶蜂窝织炎、眶内脓肿和静脉血栓形成等,通常需要联合感染内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眼科影像中心等多学科共同诊治。

4月16日一早,小雨妈妈找到医生,说孩子突然前额疼痛加重,难以忍受。不出所料,经过30余个小时的强效抗感染治疗,虽然体温略有好转,但局部症状仍在加重,小雨躺在床上呻吟,前额隆起了一个小山丘,皮肤肿胀发亮,睁眼变得更加困难,所幸孩子的眼睑周围除了水肿以外未见眶内脓肿形成。

内外多学科齐上阵,联合诊治出奇效

看来单纯靠内科的治疗是没法控制病情了,感染内科迅速组织了第二轮会诊,这次的目的就是商讨手术治疗方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蓬鹏主任医师、神经外科的张迪副主任医师参与了会诊,安排术前评估检查、联系手术室安排急诊手术等。听说有可能需要手术,术前交代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时,小雨的父母虽然显得非常紧张,但对医生的决定还是非常信任和理解。

4月16日下午,耳鼻喉科王蓬鹏主任医师、韩阳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的彭小娇主治医师联合上台实施急诊手术。首先,穿刺抽取了帽状腱膜下的浑浊脓液,大大减轻了前额局部的水肿;紧接着在鼻内镜下开展了额窦、筛窦、上颌窦开放术和鼻腔清理术,清理出大量脓血性分泌物。术后配合清洗鼻腔、抗炎、抗感染等一系列措施。

经过手术治疗,小雨的病情迅速好转,术后2天,他已经可以坐在病床上阅读学习了,脸上露出舒展安逸的神情,眼睛也能轻松睁开了。脑膜炎的病情也迅速得以控制,未出现颅内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原学结果显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进一步精准抗感染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病更要除根,抗感染治疗仍在继续

图片23.jpg

“不光要治好这次的感染,还要根除隐患,防止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感染内科主任刘钢表示,虽然小雨的病情有好转了,但因为小雨左侧额窦壁仍有缺损,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续应注意有无脑脊液鼻漏的发生。为此,感染内科全科又针对孩子后续的治疗问题进行了病例讨论,邀请了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葛文彤教授对孩子后续鼻部的治疗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出院后,小雨仍需继续口服药物抗感染治疗及鼻部抗炎和清洁治疗,并预约了2周后感染内科和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复诊。

图片24.jpg

5月7日,望着小雨和父母走出感染内科病房的背影,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每一次疑难重症的诊治,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汇聚了许多重症疑难的感染病例,不论遇到再复杂的病例,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尽早找准病因、对症治疗。多学科协作的模式为患儿提供了一站式优质医疗服务,也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综合实力的突出体现。

感染内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神经外科

上一篇: “全民营养周 健步 GO”活力开“走” 共筑儿童营养健康防线

下一篇: 京扬携手 赓续前行——北京儿童医院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技术合作再续新篇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