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基层 传承医者仁心——北京儿童医院党建业务融合干部培训暨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榆林行(第七期)成功举行
2025-05-19 14:33:55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的有效实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5年北京儿童医院党建业务融合干部培训(第四期)暨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榆林行(第七期)于5月14-16日在陕西榆林举行。活动以“梅香杏林,薪火相传”为主题,通过党建引领医疗帮扶、青年医师对话先进典型、AI技术赋能基层诊疗等创新形式,将国家级医疗资源与红色精神传承深度结合,为陕北革命老区儿童健康筑牢防线。
党建引领下的医疗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精准实践
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在讲话中指出,自2018年启动“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以来,国家儿童中心与全国各儿童医疗机构一道,累计为20余万名贫困地区儿童提供疾病筛查与义诊,转诊救治2000余名疑难重症患儿,开展超9000场基层医师培训与健康宣教。
此次榆林行作为“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行动,医院共派出神经内科、呼吸、普外、新生儿、肾脏、精神心理、过敏反应、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9个学科的专家在榆林市儿童医院及佳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惠及300余名患儿。此次榆林行作为“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行动,医院共派出神经内科、呼吸、普外、新生儿、肾脏、精神心理、过敏反应、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9个学科的专家在榆林市儿童医院及佳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惠及300余名患儿。
北京儿童医院自主研发的“AI儿科医生”系统在佳县人民医院正式启用,该系统依托北京儿童医院300余位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最新学术前沿成果构建的智能诊疗体系,可快速分析儿童常见病与疑难病症。在现场演示中,系统对一名6岁患儿的病情分析从病因推断到用药建议全程可视化,让“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等基层医师直观感受科技赋能的力量。
对话“人民医护工作者”:红色精神照亮青年从医路
“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以自身扎根佳县50余年的亲身经历和“国家安排我到这里,我就本本分分干好”的朴素誓言,为我院干部及青年上了一堂生动党课。从青丝到白发,她守护了三代儿童的健康,成为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杰出榜样。
在“儿医青年对话路生梅”环节,北京儿童医院青年医师代表聆听她“把根扎进群众中”的从医感悟,既是“儿医精神”的薪火相传,更是“党建业务融合”的生动实践。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走访路生梅工作室、佳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参与基层义诊等活动,深刻理解路医生“三个舍不得”的深刻内涵。
红色地标现场教学:赓续血脉不忘党员初心
活动开展期间,北京儿童医院团队深入陕北红色地标,开展沉浸式党建培训活动。在绥德革命纪念馆,参训人员重温了1921-1949年绥德军民浴血奋战的革命历程,通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史料串联起“红色根脉”;在郝家桥革命旧址,同志们参观了习仲勋旧居与革命历史纪念室,通过照片与实物,感悟“深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工作作风,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次日,全体参训人员在“《东方红》唱响地”的榆林佳县走进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系统了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文化、文明的传承,党员群众们都深刻体会到“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的深刻内涵。
三维帮扶模式启新篇:医疗、党建、科技协同发力
从北京到陕北,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跨越的是地理距离,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此次活动将作为一个崭新的起点,实现“党建+医疗+科技”的三维帮扶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科技赋能润泽基层医疗机构;我院也将深入探索“AI+”多模态场景应用,推动基层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升级,让全国儿童共享发展成果。
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