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科普也是生产力!2025年健康科普能力提升培训顺利举办
2025-05-20 11:28:32 来源:宣传中心 浏览次数:
为激发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工作的热情,营造人人做科普的浓厚氛围,提升第五届“福棠杯”健康科普大赛水平,5月16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举办2025年健康科普能力提升培训。邀请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韩晔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田艳涛教授前来授课,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荃倾情分享了自己的科普初心和经历。党委专职副书记张海鸥出席会议并讲话。健康科普专家及科普青年后备库成员、科室通讯员、党支部和团支部宣传委员,北京儿童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保定医院、郑州医院、新疆医院、郑州医院热爱科普工作的医务人员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会。会议由北京儿童医院宣传中心主任项春梅主持。
在做培训动员时,党委专职副书记张海鸥首先强调了儿童健康科普的重要性,医者要有做科普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立足强国复兴,为建设健康中国用心做科普;二是要立足繁荣文化,为传播健康文化用智做科普;三是要立足人生绽放,为开发医者潜能用力做科普。她表示,相信通过此次培训,大家的健康科普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科普工作也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专题讲座环节,多次担任国家及省市级健康科普评审工作的韩晔所长,以《如何做有质量的健康科普》为题,首先从健康中国行动、健康北京行动的高度强调了健康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她从正确认识健康科普、如何提升内容质量、好科普也是好故事、科普演讲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干货满满的授课。“好内容是做好科普的第一步!”韩晔所长结合担任医院“福棠杯”健康科普大赛传播导师和评委的经历,强调要想做出高质量科普,一定要选好题,选题切口要小;要学会借势借力,与百姓关注的热点相结合;要与受众产生人物、情节、情感、知识等方面的共鸣,真正达到“解惑、解痛、解闷”的目的。
作为医学界知名的“暖胃大叔”,田艳涛主任以《说好话、写好字都是科普生产力》为题,结合自身科普心路历程总结了“六一个”感悟:科普需要一点情怀、一点技能、一点时间、一批粉丝、一个团队、一点感性。他现身说法,生动阐释了如何通过科普实现个人、患者、社会的多方共赢,并重点分享了科普如何与学术“链接”,表示通过科普能推动临床研究、反哺科学研究。“科技创新若是高峰,科学普及就是高原,只有厚植高原沃土,高峰才能巍然耸立。”他说。
从微信朋友圈的“小作文”科普,如何一步步走到国家级新闻发布会做科普?王荃主任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了分享。在急诊工作时,她见到太多本可以避免的意外,便开始希望通过自己的科普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王荃主任认为,做科普要掌握好三大核心原则,一是要将科学性放在第一位,减少医学专业用语,让老百姓听得懂;二是要有受众导向思维,明确受众是谁、需求是什么,真正帮助儿童及家长解决问题;三是要平衡好传播性、实用性,通过有趣的标题、有亲和力的表达等让科普内容传播得更广。
会议最后,项春梅主任代表医院对三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她还强调,医院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第五届“福棠杯”健康科普大赛正在征集作品,希望医务人员踊跃参与、积极投稿。同时,科普工作也有底线和红线,正如王荃主任所提示的,要注意避免商业元素、避免谈论争议性话题,切实保护好患者隐私,将科普工作做好做稳。
宣传中心
上一篇: 于丹副教授/姚开虎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艾滋病毒潜伏再激活分子机制重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