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熊晖教授参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基因疗法突破性研究,婴儿庞贝病迎来新希望
2025-07-01 14:26:28 来源:神经内科 浏览次数:
6月26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发表了一项关于AAV9介导基因疗法治疗婴儿型庞贝病的突破性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马秀伟副主任医师、庄璐博士、李军博士,北京锦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马文豪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封志纯教授、北京锦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吴小兵博士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熊晖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熊晖教授作为该项研究I/II期临床研究分中心的主要研究者,深度参与并推动了此项重要工作。
庞贝病是一种由遗传性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缺乏引起的溶酶体贮积症,表现为代谢性肌病。患者几乎无一例外会伴有严重的进行性身体残疾和早亡,尤其是在婴儿型庞贝病患者中,可累及心脏、肌肉、脑部等多器官,若不接受治疗,患儿很少能活过1岁。
庞贝病的治疗极具挑战性。使用重组人GAA(rhGAA)的酶替代疗法于2006年获得批准,自此成为庞贝病标准疗法。酶替代疗法在延长生存期、减轻心肌病、改善运动和呼吸功能等方面具有不可否认的益处,但数千名患者的真实世界治疗经历表明,该疗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缺点。rhGAA酶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容易引起免疫应答,交叉反应免疫物质阴性患者(即具有两个无效等位基因,因此其免疫系统从未接触过GAA的患者)尤其如此。此外,rhGAA在某些受累组织内摄取较少,疗效较差,导致患者出现残留表型和继发性异常,如自噬功能受损。不同庞贝病患者接受酶替代疗法后的疗效有很大差异。患者症状初步改善后,一些人可能会再次出现疾病进展或恶化。每两周输液一次或更高的频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与晚发型庞贝病相比,婴儿型庞贝病面临更多挑战,包括严重且进展快速的心肌病、酶替代疗法无效的脑部病变等“长期幸存者”新表型。
相较于酶替代治疗时的频繁用药,基因疗法可能成为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为解决婴儿型庞贝病酶替代疗法的局限性,研究团队开发了基因疗法GC301治疗庞贝病,GC301通过AAV9病毒载体递送编码人GAA的密码子优化基因。
本研究对4名庞贝病婴儿进行了基因治疗,通过单次静脉注射GC301,其中3例患儿的心脏功能和神经发育情况在52周观察期间内改善,这一情况未曾见于未经治疗的患儿,是婴儿型庞贝病治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虽然本研究持续时间较短(随访1年),不足以得出定论,但是可以预见到基因疗法的优势,例如大剂量AAV血清型9(AAV9)载体,结合驱动GAA持续表达的强效且广泛的启动子,可能有助于对酶替代疗法无效的肌肉进行基因纠正。此外,根据脊髓性肌萎缩的基因疗法研究结果,AAV9载体可以转导神经元,可能使婴儿型庞贝病患者的受累脑部得到纠正。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