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竞速 一例肿瘤患儿高钾血症风暴中的生命守护
2025-07-11 17:01:13 来源:肿瘤内科 浏览次数:
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顺义院区肿瘤内科的病房里,13岁的吉吉(化名)正安静地躺着,谁能想到这个大男孩儿一周前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儿。
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吉吉十几天前来到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门诊就诊,短短十余天病史背后,没想到的是,经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结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型)。
尽管颈部仅有约3cm×4cm的淋巴结肿大,且未见气促、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过深入的影像学及生化内环境检测,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段彦龙意识到,这个孩子病情的平静表象下,实则暗流涌动——全身受累广泛,特别是胸腔入口、纵隔区域那团长约9.1×13.6×19.2cm的融合瘤灶,加之胸腔积液与继发性高血压,无一不昭示着这是一个肿瘤负荷极高、病情极其凶险的病例。巨大的肿瘤负荷意味着,一旦化疗启动,极有可能引发肿瘤溶解综合征(TLS),导致尿酸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致命的高钾血症)、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面对如此凶险的病情,肿瘤内科团队与家属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沟通,告诉他们这不仅是一场对抗肿瘤的硬仗,更是一条与治疗巨大风险并行的险途,特别是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可能带来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家属在理解并签署了治疗同意书后,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医疗团队身上。
入院第二天,医护团队在评估瘤灶后,果断启动了化疗,并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抬高床头、避免上肢输液、积极水化利尿、吸氧保障氧合,精细调控血压,心电监护持续运行,出入量精确至毫升,随时准备应对病情的各种变化。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推进,然而危机在化疗启动后的第6小时骤然降临。晚上8点30分左右,一个危急值电话打破了平静——“血钾7.4mmol/L!”还是难逃高钾血症的警报!这是肿瘤溶解综合征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血液中过高的钾离子随时可能扰乱心脏节律,引发致命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尽管吉吉此时尚未出现明显的腹胀、头痛、心慌、气短等症状,心电监护也暂时显示平稳,但经验丰富的肿瘤内科团队深知,死神正悄然逼近。
时间就是生命!肿瘤内科值班医生和护士团队迅速反应,立即启动了早已制定好的应急预案:一方面,紧急降钾,通过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细胞膜促进钾转移,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稳定心肌细胞膜,对抗高钾对心脏的毒性,为后续治疗争取黄金时间;另一方面,段彦龙主任医师和张梦副主任医师迅速评估后,当机立断决定进行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用以清除血液中的钾离子。
治疗的接力棒传到了顺义院区PICU手里,就在肿瘤内科与顺义PICU交接的短暂一瞬,吉吉的血钾仍在上升,竟高达8.39mmol/L!心电图监护上,那标志性的“高尖T波”如同死神的狞笑,清晰可见,心脏随时可能停跳。
顺义PICU接收吉吉后,立即启用了CRRT机器,血管通路得以迅速建立,充满血液的暗红色管路如同连接生命的新通道。机器开始运转,滤器如同精密的筛子,一刻不停地清除血液中致命的过量钾离子以及肿瘤溶解产生的其他毒素。数小时后,那令人揪心的血钾数值开始缓缓下降,最终从8.39mmol/L稳定在安全的3.4mmol/L,心电图上的“高尖T波”消失了,代之以平稳的波形。患儿转危为安。
这意味着吉吉脱离了最危险的时刻,随后被被安全转回肿瘤内科病房。这场惊心动魄的高钾风暴,在肿瘤内科医生的精准预判、即时识别、快速联动和顺义PICU的高效CRRT救治下,得以成功化解。它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急救,更是北京儿童医院一体化管理、多学科缝协作的实力体现。
下一篇: 中西医协同护航 肿瘤患儿肝酶“降”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