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安全伴你行——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举办“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
2025-09-15 17:03:44 来源:肿瘤内科 浏览次数:
在世界医疗的聚光灯下,有一个群体需要精准与格外的呵护—他们就是正在与病魔抗争的肿瘤儿童。2025年9月17日是第七个“世界患者安全日”(World Patient Safety Day)。今年的主题为“安全医疗照护每个新生儿和儿童”,口号是“从一开始就注重患者安全!”。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患者安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在世界患者安全日来临之际,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举办了一场“小手拉大手 安全伴你行”科普活动,将专业、温暖与希望传递给每一个正在风雨中前行的孩子和家庭。
儿童肿瘤患者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体更为脆弱,化疗、放疗、移植等治疗手段强度大、流程复杂,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引发感染、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更严重并发症。因此,患者安全在这里是绝对的生命线,是保障治疗效果、守护孩子未来希望的基石。利用“世界患者安全日”,医护能够更加系统性地向患儿家属普及安全知识,凝聚“医、护、家”三方合力,共同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护墙。今年的“世界患者安全日”科普活动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聚焦粒缺,精准防控。在儿童肿瘤治疗中,“粒细胞缺乏期(简称‘粒缺期’)”是家长们务必深入了解且高度重视的关键阶段。“骨髓抑制”则是引发粒缺期的重要原因,它是化疗药物起效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标志着孩子进入了最为脆弱、最需要严密保护的时期。本次宣教会,医生用生动的比喻和清晰的图表,向家长传授了如何识别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如何识别早期感染迹象、骨髓抑制期如何防护隔离等常见问题,为家长们揭开了“骨髓抑制期”的神秘面纱。
安全用药,防患未然。在肿瘤内科,药物治疗是核心手段,但“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在化疗中体现得尤为深刻。药物的剂量,如同一把精准的“双刃剑”:恰到好处,它能精准杀伤癌细胞;毫厘之差,则可能带来巨大的毒副作用风险。因此,用药安全是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容有失的重中之重。本次科普活动通过实物演示,药师向家长们讲解了化疗药物的精准剂量计算,双人核对药品策略,以及家长在家如何管理口服药,避免错服、漏服,让家长们深刻理解了这份“精准”的意义。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在抗肿瘤治疗期间,孩子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治疗的耐受性、效果和预后。一个良好的营养支持,就像为前线战士提供充足的粮草,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对抗疾病,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因此,“吃什么、怎么吃”是家庭护理中重要的一环。本次科普活动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卡通绘本,帮助家长轻松理解肿瘤儿童的营养支持攻略。
手护健康,净在掌握。在儿童肿瘤治疗中,感染是最凶险的“敌人”之一。而手卫生,这项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则是守护孩子安全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本次科普活动的“重头戏”,正是由护士及社工带领医护人员、患儿及家长共同参与的“七步洗手法”现场教学与实操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在游戏中掌握了规范洗手的知识。
在儿童肿瘤这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领域,安全是永不褪色的主题。这场科普活动,赋予了家长知识和力量,让他们从被动无助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参与者和守护者,极大提升了家庭照护的质量和信心;对于长期奋战在生死线上的肿瘤内科医护来说,这也是一次重要的医患沟通机会,能建立更加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小手拉大手 安全伴你行”,守护肿瘤孩子的安全,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