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科研教育 > 正文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教学经费

作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得到国家、北京市以及首都医科大学等各级批复的教育教学建设经费的同时,儿科医学院给予本科和长学制学生教育教学以每年约300万元的投入。主要用于教育教学课题实施、教材启动和审定、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高端教育教学研修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各类生活医疗补助、教学酬金、购置教学书籍和复印制作学生学术成果等。

教学设施

儿科医学院教学面积(不包括临床科室)约1500 ㎡,其中包括儿科技能训练中心、教室、会议室及办公用房。现有各类教学设备1300余件,其中技能训练模型120余件、500余万元,包括ECS——儿童高级综合模拟人,共约2400余万元,在各类训练和考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技能中心设有体格检查室、急救技能训练室、模拟病房、刷手间、多媒体教室、耳鼻喉技能训练室、内/外科技能训练室、PBL 教室等。

学院担负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健康发展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重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小儿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临床护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中医儿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国家级以及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在内的共计22个儿科发展建设中心及科研基地。

儿科医学院共享的科研设施平台、设备均正常摆放、安装并对各科室开放,高效利用,并由研究所办公室每年对所有设备进行核查,将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信息系统中登记填报,扩大科研仪器共享范围。

课程建设

1. 《儿科学》课程建设规划与目标

《儿科学》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及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学生的主干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课间实习及毕业实习,使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掌握处理儿科急危重症的基本方法。学生在掌握儿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基本技能,有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扩展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作风,初步具备临床医师的职业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成为高质量的应用型与创新型医学人才。

理论授课42学时;课间实习48学时;生产实习6周。

在辅助教学和拓展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网络课程资源包括:儿科学双语示范课程(即:教育部来华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儿内科学(北京市精品课程)、儿外科学(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儿科学综合学科网络课程。

2. 《儿科学》课程的实施:具体按照《儿科学》课程教学过程规范化实施方案,在师资、教材、教学准备、教学内容、目标要求、考试考核、成绩分析和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遵照执行。

教材建设

儿科医学院继承传统,始终保持着国家级儿科规划教材的主导地位。是“十三.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等国家规划教材《儿科学》、《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儿科人文与医患沟通》和《Pediatrics》等教材的主编单位。主编为满足来华留学生教学需要的英文版和双语版《Pediatrics》(儿科学)各1部。三部主编教材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自2009年,作为主编/副主编单位主持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先后有19部教材及辅助教材荣获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材奖。

自2009年申报并立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首都医科大学校级课题共计30余项。

上一篇: 教师队伍

下一篇: 教学获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