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 正文

小孩眼睛斜视

斜视文章之三
眼外肌定量调整手术治疗儿童斜视效果好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小孩眼睛斜视     斜视文章之三  眼外肌定量调整手术治疗儿童斜视效果好

 

斜视对于儿童决不只是外观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视觉发育,拖延治疗,不仅可以导致弱视,最终将丧失双眼单视功能,给日后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般认为,早期发生的斜视病人,应该尽早治疗,以免影响其视力的发育,特别是立体视觉的形成。早期发生的婴幼儿性斜视,如不及早手术,其异常反射可能越发展越严重,尽早手术能争取使这类病人在手术后发展成双眼单视。国外有报道已经将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年龄,提前至生后六个月内进行。

所以儿童斜视一经发现就应尽早手术治疗。先天性内斜应在两岁前手术,一般斜视也应在56岁前手术。但因患儿年龄小,手术须在全麻下进行,而在全麻状态下手术医生只能根据经验及理论上的手术量完成手术,术中无法观察和调整眼位,据国外文献报告,儿童斜视再手术率高达60%,这使许多儿童蒙受再手术的痛苦,也给家长增加了心理负担。

国内学者认为2---3岁儿童是斜视检查的"死角",任何通过主观的功能检查都难以进行。加上其他种种原因,早期发生的婴幼儿性斜视,即使需要手术,在绝大多数医院目前也不能早期开展。斜视手术术前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斜视的度数。获得准确的斜视度数,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常规的斜视度检查方法包括:三棱镜检查法,视野弧检查法,角膜映光法,及斜视尺检查法,同视机检查法。所有检查法均在不同程度上,有赖于被检者的合作,这就使得获得年幼儿童的准确斜视度变得非常困难。婴幼儿性斜视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前检查,早期手术只能是常规进行,手术设计也只能循常规方法设计和进行。因此手术后仍有一定比例的儿童存在斜视过矫和欠矫的可能。

为解决儿童斜视再手术率高的难题,我院在儿童斜视的手术操作中,采取了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自创改良眼外肌定量调整技术,使手术的一次成功率高达90以上%

  我们术后调整孩子手术量的具体的做法是:先行一梯形结膜瓣后,将后徙的直肌自肌止端后1mm处做双套环缝线,线前剪断肌肉,将两端缝线分别通过肌止端中心呈八字穿出,入针处相距2mm,出针处1mm,将两缝线行拉锯动作数次,形成巩膜遂道,后将两端线向上拉紧,涂以骨腊,斜视尺在线上测量肌肉后徙量,黑丝线在测量点上打结,留出5mm间隙在打结,形成一调整环,在调整环上方5mm处,将两白丝线打结,将结膜瓣减去2mm,间断缝至肌止端处,暴露肌止端与角膜缘区域。

  以上这种调整缝线的优点在于:

   1、术中及术后13天内通过拉动调整环就可调整眼位,调整时如过矫,可将黑线环向后牵拉,以减少肌肉后徙量;如欠矫,可将黑色线环向前牵拉,以增加后徙量。

   2、适用于儿童斜视,特别是斜视角易变化的内斜视,较复杂的垂直性斜视,以及各种眼外肌综合征。

   3、与传统的调整线比较,由于我们采用在肌止端中心穿出缝线,并呈八字形,针间距小,调整灵活、自如,非常方便。

   4、各种麻醉状态下均可采用。

5、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6、调整缝线位于球结膜表面,不再裸露巩膜组织。

7、采用改良PARK结膜切口,手术后结膜切口平整,外观良好。

8、选用美国强生公司的6号可吸收缝线固定肌肉,平滑,损伤小,并可自行吸收。  

  调整时应注意:

   1、欠矫的调整较过矫的调整困难,应在术后1-3天内进行。

2、调整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将线拉断,造成肌肉滑脱。

3、调整量应由小到大分次进行。

4、调整斜视手术量前检查孩子的眼位,局部滴表麻剂后,调整斜视手术量。   

  总之,应用眼外肌定量调整技术,使斜视手术一次性成功率明显提高。我们医院小儿眼科通过这种调整缝线手术使再手术率明显降低,尤其是在儿童斜视手术中的应用,使我们对较小年龄的手术一次性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把握和信心。在我院儿童一经诊断为斜视手术适应征,均能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不在因为年龄小而延误病情,而造成患儿及家长的遗憾。我们希望通过调整缝线的使用增加儿童一次手术的正位率,使更多的儿童斜视患儿能够接受及时、早期手术治疗,手术后恢复正常的双眼视功能。眼外肌定量调整手术的应用,使我们对较小年龄的手术一次性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把握和信心。

 

斜视手术后过矫的调整治疗图片1 

 

 

斜视手术后过矫的调整治疗图片2

 

 

 

上一篇: 婴儿 眼睛 斜视 斜视文章之三 眼外肌定量调整手术治疗儿童斜视效果好

下一篇: 幼儿眼睛斜视 斜视文章之三 眼外肌定量调整手术治疗儿童斜视效果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