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 科室导航 > 过敏反应科 > 科普知识 > 正文

为什么要进行儿童肺功能检测?

2014-06-06 13:09:06 浏览次数: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肺有多种功能,包括呼吸、内分泌、代谢等,其中通气和换气功能是临床最为关注,因此肺功能测定实际上就是人体呼吸功能的检查。

呼吸道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呼吸道由口、咽、喉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门户。上呼吸道除了传导气体的功能外,还有净化、湿化和加温空气以及辅助吞咽、嗅觉和发音等功能。下呼吸道主要由气管、支气管、支气管树及肺泡组成,除了传导气体外,还有进行气体交换和防御等重要功能。

肺功能的检查方法有许多种,不同性质的肺部疾病会涉及不同的肺功能的检查项目。通过对肺功能的检查,使医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病人的肺的一个基本状态,了解病人肺功能的受损程度,随时掌握病人肺部疾病的发展情况,以便于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全面地判断,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更加合理地用药。同时对于病人的疾病预后情况及康复治疗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肺功能的检查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年龄:肺功能的不同检查项目对年龄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测试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日,以便于知道患者的准确年龄。主要分为0-3岁组,3-6岁组,6岁以上组。身高:肺功能的检测结果会受到身高的影响,所以在检查前医生会为患者进行身高测量。(对于不能站立或脊柱后凸患者无法测定身高者可向身体两侧伸直双臂测量指间距离)。性别:体位:站位、坐位、卧位,不同的体位,会对肺功能的检测有影响。身体状态:测试前不要进行剧烈的跑、跳,在剧烈运动后需要安静休息10分钟再检测肺功能。对于一些喘、憋很严重的病人,建议先进行雾化治疗,待严重的喘、憋症状缓解后再检测肺功能。另外有一些智力缺陷的患者,因无法正常理解医生在检测过程中所发出的指令,恐怕不能正常地进行肺功能的检测。环境:肺功能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患者与医生进行很好地配合,在医生耐心、准确地教授病人如何吸气、呼气的过程中,要求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从而使患者能够专心地按照医生的指令完成检查过程。

下面对肺功能的检测项目进行简单地介绍:

一、 肺容量测定:

肺脏的体积发生变化时,会引起肺容量的改变。如:胸外科肺切除的病人以及胸廓畸形的病人。还有一些影响肺脏与胸廓弹性回缩力的疾病,如:肺气肿、肺水肿、间质性肺炎、重度哮喘等也会引起肺容量的改变。通过肺容量的测定使医生清楚地了解病人胸、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状态的改变的现状,从而能够准确有效地进行治疗。

二、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需要患者有一定的配合能力。我们要求患者的年龄在6岁以上。通气功能的测定是肺功能检查的最基本内容,一般是一系列肺功能检查中的初检例项。通过肺通气功能测定可以清楚地判定患者通气障碍的类型及程度,便于医生的正确诊断及治疗。常常涉及的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结核、脊柱侧弯、肥胖等等。通气功能的检查反应了患者的通气状态及通气质量,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外科手术的病人来说,对于其进行术前监测及术后的管理都有重要意义。

图1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三、 呼吸阻力的测定(脉冲振荡法IOS):

脉冲振荡法测定呼吸阻力,测定方法简单、迅速,在测定过程中不需要患者特殊的配合,也不会带来不适,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只要患者在夹上鼻夹后能够平静、自然地用口呼吸就可以完成检测。所以较适宜3-6岁年龄组的孩子。此项检测可以反应出气道阻力的大小与变化,从而使医生清楚地了解气道阻塞的情况。

图2 脉冲振荡法(IOS)

四、 肺弥散功能测定:

简要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弥散指的是气体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一种移动倾向。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肺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是指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入血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入肺泡,而气体交换的完成好坏就依赖于肺泡各部位弥散功能是否良好。因此,测定肺的弥散功能是了解肺内气体交换功能是否良好重要手段,特别是对某些疾病如:肺间质性病变,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小儿血液肿瘤肺部病变等疾病的早期诊治有重要临床意义;且对外科手术的麻醉耐受评估提供临床依据。

肺弥散功能测定根据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大致可分为:单次呼吸法(single breath method,SB)也称为一口气法;恒定状态法(steady state method,SS)和重复呼吸法(rebreathing method,RS),测试相对较复杂,要求患者具有相当的配合程度,因而受试者年龄应该>7岁,测定肺弥散功能前需要测定肺容量功能,且最大肺活量(Vcmax)应达到1500ml以上。

五、 支气管舒张试验(可逆试验):

主要是了解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可逆性。即指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以后,肺通气的状态。检测前患者需要测试一下基础肺功能。6岁以下的患者可以进行脉冲振荡法测定呼吸阻力,6岁以上的患者可以进行肺通气功能的测定。之后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雾化结束后计时15分钟后,再次重复之前的检测,之后对2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舒张试验对于医生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实际意义。

六、 气管反应性的测定—气道激发实验:

气道反应性(airway responsiveness)指的是气管、支气管对各种物理(如冷空气)、化学(如尼古丁烟雾)、药物(如乙酰甲胆碱)以及各种变应原(如花粉)等物质刺激引起气道阻力变化的反应。在刺激物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正常人的气道不发生收缩反应或反映很微弱,而某些人的气道对此种刺激则可发生过渡收缩反应,引起气道管腔狭窄和气道阻力的明显升高,从而表现出各种症状,这就是气道反应性增高,临床上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气道激发实验就是用来测定气道反应性的检测手段。特殊的测定仪器提供12个雾化罐,第1瓶为生理盐水,第12瓶为支气管扩张剂,从第2-11瓶为浓度依次递增的乙酰甲胆碱。雾化器按规定时间自动切换,使药物浓度控制标准统一,受试者可以在平静呼吸状态下不间断完成测定,终止试验后,给与一定量的支气管舒张药物,使受试者肺功能恢复到测试前水平,仅临床观察,完成测试。临床意义:协助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哮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导哮喘的治疗及考核疗效,哮喘的鉴别诊断,某些疾病远期临床发展评测等。

注意事项:

气道反应性测定具有一定风险,因此试验时除应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和抢救设施外,还要求受试者年龄>7岁,并且能够积极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检查前详细阅读预约申请单,了解后签订知情同意书;按规定时间停用治疗药物;检查前三日内做心电图;检查当日避免进食咖啡、茶、可乐饮料、巧克力,避免吸烟,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检查前一周无呼吸道感染。当实验结束时受试者肺功能指标恢复至测试前水平后遵医嘱在医院内休息一定时间再离开。

七、 婴幼儿肺功能测定:

婴幼儿的肺部特征和肺功能检查的意义 :婴幼儿是指年龄小于3岁的小儿。因其特有的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鼻腔短;气管和支气管官腔狭小、柔软;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较少;胸廓呈桶状等,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是这个时期最为常见,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致死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其特定的呼吸系统特征以及不能主动配合检查,其肺功能测定均与较大儿童、成人有很大差别,需通过特定的检测手段和仪器,评估小儿肺的容量和通气功能,气道阻力大小、部位,肺顺应性,功能残气量等数值,达到对疾病鉴别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和推测愈后等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开展婴幼儿肺功能测定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图3 婴幼儿肺功能测定

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在检查前需要做以下必需的准备:

1.给婴儿着装简单宽松,戴尿裤,如有需要,应预先清理鼻、口腔。

2.根据年龄大小,应在测试前2-6小时不再让婴幼儿睡眠,并在测试前15-30分钟左右给予镇静药催眠,经行为判定,熟睡后开始测试。

3.通常开始测试前30分钟内不再进食。

上一篇: 过敏性鼻炎小科普

下一篇: 儿童过敏性哮喘,早治疗早获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