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说3——绚烂八天,温暖你我
绚烂八天,温暖你我
我很有幸在14年的暑假参与了一个项目,加入了一个队伍,奉献了一份爱心,温暖了一些患者,也温暖了自己内心的那片小世界。一切源自“守护天使——北京儿童医院暑期志愿服务”这项活动,7月21日到7月28日,这八天,我在门诊一层大厅导医岗,这八天,为我这个暑假涂上了最绚烂的色彩。
曾经,我参与过很多的志愿服务,从万众瞩目的奥运期间到平平凡凡的寻常日子,从繁华热闹的旅游景点到安安静静的敬老院中,都曾留下过我的身影,再加上这最近一次的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导医,让我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这次的导医为例,患儿及家属如果在就诊时出现了一些疑问,如找不到某个地方、不明白某些流程或是不会使用某些机器,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们的问题得以解决,整个的就诊也会变得便捷、顺利。其实儿童医院的路牌指引,流程及操作指导写的比较清楚,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志愿者,我相信患儿家属大多也会在自己的思考之后,排除自己的疑惑,完成就诊。但志愿者的出现,为患儿及家属节省了他们宝贵的时间,及时的解决他们的问题,也优化了儿童医院大厅及各个楼层的秩序,使大家的就诊过程变得更加有序。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的作用,那就是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服务的每一个人,告诉了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冷漠的。我相信,当一个患儿家属在听到志愿者的解答之后,收获的不仅仅是那个答案,不仅仅是他节省的时间,还有一份温暖,而我们志愿服务要传递的正是这一份温暖。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这是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然而,这次儿童医院的服务却比较特殊。由于我的服务对象是前来门诊就诊的患儿及其家属,他们的心情大多都是焦急不安以及不太高兴的,那么我们志愿者如果脸上时时挂着灿烂的微笑,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志愿服务中,我对于前来咨询的患儿家属一般是,当家属比较着急时,保持平和的语气,既不锁眉,也不微笑:当家属较为轻松时,则会适当加上较为含蓄的微笑。在医院这种特殊的场合,志愿服务也应有所注意。
一层大厅的环境是十分嘈杂的,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沟通时本就靠“半听半看口型”的方式,但由于志愿者服务时必须戴口罩,让家属明白自己的意思就变得更加费劲。初来乍到,第一天服务下来,晚上已发觉我的嗓子稍微有点哑。后面几天,我不断地练习如何能使用更加清楚明白的语言及方式来解答患者家属的问题,说“六层”时手比划“六”,指路时多伸手去指方向,语言尽量简洁明了,口齿清晰,不要带“那个......”之类的口头语,多使用必要的手势等等,这期间,我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快速的向对方表达清楚自己意思的能力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本是个说话声音并不是很大的人,八天服务下来,果真提高了我的嗓门,对此我也比较欣喜。
我这个岗位每天需要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在服务之前,便需要做一些功课,比如熟悉楼层分布,背下来常见问题等等,然而在服务当中还会碰见五花八门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的去熟悉。去了解,每天服务之前或之后,我会去有疑问或是提及频率高的地方转一转,真的看看写在指南上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或者向大夫护士咨询一些问题,有需要添加或更改的注意事项,做到及时了然于胸。每天的工作很琐碎,最重要的是踏实、认真、细致,希望以后的自己也是这样。
我是个不爱照镜子,不爱照相的女生,觉得自己长得不够好看。我从不知自己服务时的状态是个什么样子,直到那天一位患儿家属带着一副大墨镜前来咨询,从墨镜的反光中,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服务时的状态,当时不由地心里攒了自己一声:“真帅!”虽然我们的志愿者工作服不如时装好看,我的口罩、发型什么都很普通,但就是喜欢自己认真工作,帮助他人时的状态,所以我要时时刻刻告诉自己,工作要认真,还有,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吧!去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自己!
八天的服务下来,感悟颇多。起初的服务中,会有不足之处,一步步去解决问题,改善不足,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可以很熟练从容的服务患儿及家属。最后一天,我已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当时间到了,可以下班了,我多想再指一个方向,再回答一个问题。
这段服务结束了,但我的志愿服务热情不会减退,我会带着这次的感悟,继续参加其他志愿活动,带着我的志愿工作理念,为他人排忧解难,同时以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冷漠的!
志愿者:安然
2014年8月2日
上一篇: 志愿者说4——心电图室志愿服务随记
下一篇: 志愿者说2——暑期志愿服务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