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首例!
北京儿童医院开展儿童抽动症核磁兼容脑深部电刺激器置入术
2023-05-18 09:48:12 来源:功能神经外科 浏览次数:
近期,北京儿童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在神经学科党支部相关学科的协作下,在国内外率先完成抽动症儿童患者核磁兼容脑深部电刺激器置入术,这是磁共振兼容刺激器与电极在儿童抽动症患者的首次应用。与传统的电刺激器相比,核磁兼容脑深部电刺激器的优势在于无需关机也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为患儿日后进行各种核磁检查提供了极大便利。
17岁的小博(化名)被抽动障碍困扰多年,从患病至今就诊于多家医院,尝试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抽动发作频繁,抽动时动作幅度逐渐增大,并出现了秽语的表现,严重影响到他的自身生活及课堂秩序,小博也因此停学在家。为了进一步治疗,小博的家长带他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就诊于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梁树立教授的门诊,梁树立主任经过详细问询病史、查体,考虑小博的病症是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并请精神科主任崔永华教授进行了会诊。
因为小博药物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本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梁树立主任决定对小博给与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手术治疗。手术于在3月3日顺利完成,这是国际上首例儿童抽动症核磁兼容脑深部电刺激器置入术,手术后小博抽动频率明显好转,参数也在逐步增加中。
一周后,14岁的小娜(化名)诊断为肌张力障碍28型,也给与了核磁兼容脑深部刺激器置入。小娜患病多年,通过远程会诊,先后联系到神经内科副主任丁昌红和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梁树立。小娜确诊肌张力障碍7年,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异常步态,双手精细活动差,但多次就医一直没有明确病因,服用多种药物症状仍无改善。直到今年年初完善基因检查,提示KMT2B基因突变,诊断为肌张力障碍28型。
会诊后,专家一致认为小娜诊断明确,肌张力障碍28型是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极佳适应症,同时考虑到小娜来自偏远地区,如有做核磁的需求可能无法及时联系到医师,建议进行核磁兼容脑深部电刺激器置入手术治疗,3月17日手术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术后至今,小娜的参数正在稳步增加,行走时稳定性较术前明显好转。
脑深部电刺激术是抽动症、肌张力障碍、癫痫、昏迷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已经在全球广泛开展。但由于植入脑内电极为金属质地,开机情况下不能在高强度磁场(3.0T及以上)的磁共振检查。因此通常患者在术后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需要医师在场,将电刺激器关机且在低场强(3.0T以下)核磁共振机器下扫描,对于距离较远,且有紧急核磁检查需求的患者后续就医带来诸多不便。2022年我国生产的全球首款核磁共振兼容的脑深部电刺激器及组件获批上市,该刺激器可在开机条件下完成高场强核磁共振扫描,为患者后期接受其它治疗提供了便利,也为在体进行电刺激对相关患儿脑功能和脑网络的影响等科学研究提供了可能。
北京儿童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在国内率先将核磁兼容电极应用于儿童患者神经调控治疗,将更好服务患儿,并助力学科发展。
功能神经外科
下一篇: 护理部再度获批“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