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母细胞瘤
2024-08-12 17:55:34 来源:肿瘤内科 浏览次数: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肝脏肿瘤,90%发生于5岁以内。接受化疗和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肝母细胞瘤患儿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以上。儿童肝母细胞瘤通常表现为无症状的腹部包块、腹部,也可能伴有非特异性症状,如腹痛、恶心或呕吐、黄疸,少数患儿可出现性早熟表现,巨大的肿瘤也可能以破裂出血为首发症状。
儿童如出现和体型不相符的肚子大表现,或为患儿洗澡等过程中不经意发现肚子有包块需及时就诊,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
■ 健康生活方式
◇ 注意饮食卫生,进食软质易消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注意少食多餐;
◇ 患儿发病年龄较小,满足易消化烹饪方式的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同时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 加强看护,避免腹部碰撞,穿着宽松衣服;
◇ 患儿睡眠充足,主要以休息为主,病情允许情况下适量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避免剧烈活动;
◇ 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做好PICC护理,,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漱口的习惯。
■ 治疗与康复
◇ 化疗期间:依据医生安排完成化疗药物输注,期间注意观察患儿不适表现,精准记录患儿出入量,及时反馈给医生、护士。护理患儿前后做好手卫生及床单位周围清洁,避免互串病房,以减少患儿交叉感染风险。
◇ 化疗后院外期间,按照医生要求频率按时门诊复诊,依据病情及医生建议定期检测血常规、评估检查。
◇ 化疗时或化疗后,部分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需要注意患儿尿量、精神情况,如出现尿少及精神差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诊。
◇ 出院后居家期: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易感染、出血,注意保持居室卫生,加强通风,避免去人员聚集场所,加强看护,避免磕碰,避免环境过分干燥,养成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引起肛裂、感染。骨髓抑制期保证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及隔夜食物。
◇ 发热:化疗后患儿会出现骨髓抑制期,有可能出现粒细胞缺乏状态,此时如患儿出现发热,有可能导致脓毒性休克,因此需及时就诊。此外,诊断初期肝母细胞瘤患儿化疗或介入后可能出现非感染性发热,并非需要持续应用抗感染治疗,需听从专业医生建议,切忌自行经验性治疗。
◇ 腹痛:诊断初期肿瘤巨大,患儿化疗后仍有肿瘤破裂风险。如患儿突然出现持续性腹痛,难以缓解,伴/或不伴有面色改变,需要警惕肿瘤破裂,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急腹症超声检查。
◇ 鼻衄:确切止血前避免卧位防止误吸或咽下,取前倾坐位低头,家长按压患儿鼻衄侧鼻根下方鼻翼向内上方鼻根处按压,按压15-20分钟,同时冷敷额头,如仍无法止血,需尽快就医。
上一篇: 横纹肌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