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肉瘤
2024-08-12 17:57:24 来源:肿瘤内科 浏览次数: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其对化疗、放疗敏感,但单一治疗效果差,需要内科、外科、放疗等多学科联合的综合治疗。接受综合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5-85%。
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的病因仍不明确,多为偶发性,其与多种肿瘤易感综合征相关,如有TP53胚系突变、DICER1胚系突变的个体可增加横纹肌肉瘤发生率。横纹肌肉瘤原发部位以头颈部及泌尿生殖系最常见,其次为四肢、躯干等部位。原发头颈部位可表现为鼻腔或外耳道脓血性分泌物、耳道或鼻腔阻塞、吞咽/呼吸困难、面瘫等;原发泌尿生殖系可表现为血尿、尿路梗阻、睾丸包块等;原发于胸腔部位可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腹盆腔可表现腹部包块、腹胀、尿便潴留等症状。
儿童如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诊,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 健康生活方式
◇ 注意饮食卫生,进食软质易消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注意少食多餐、均衡饮食;
◇ 对患儿进行心里安抚,积极调节不良情绪;
◇ 对于因肿瘤引起的鼻腔耳道异常分泌物,避免手挖、自行用药;
◇ 患儿睡眠充足,病情允许情况下适量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避免剧烈活动;
◇ 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做好PICC护理,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漱口的习惯。
■ 治疗与康复
◇ 化疗期间:依据医生安排完成化疗药输注,期间注意观察患儿不适表现,精准记录患儿出入量,及时反馈给医生、护士。护理患儿前后做好手卫生及床单位周围清洁,避免频繁互串病房,以减少患儿交叉感染风险。
◇ 接受化疗后:避免感染,避免人多聚集,加强肛周、口腔粘膜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骨髓抑制期如有发热、面色苍白、出血、腹痛、呕吐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 化疗后因血小板降低、凝血异常,或局部肿瘤粘膜破溃,患儿可能会出现鼻衄:确切止血前应避免卧位防止误吸或咽下,取前倾坐位低头,家长按压患儿鼻衄侧鼻根下方鼻翼向内上方鼻根处按压,按压15-20分钟,同时冷敷额头,如仍无法止血,需尽快就医。
◇ 接受手术治疗患儿,注意术后伤口局部及引流管护理,定期换药,避免引流管脱落。
◇ 接受放疗患儿,放疗期间定期检测血常规,警惕骨髓抑制,加强局部皮肤、粘膜的护理,避免感染。
◇ 如病情加重,尤其是出现下列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1) 发热:化疗后患儿会出现骨髓抑制期,有可能出现粒细胞缺乏状态,此时如患儿出现发热,有可能导致脓毒性休克,因此化疗患儿如出现发热需及时就诊,治疗需听从医生建议,切忌自行经验性治疗。
(2) 呕吐或腹泻时出现尿少及精神差等脱水表现、喘憋、呼吸困难、精神弱等病情变化时需及时就诊。
(3) 腹盆腔手术后病人,如出现反复呕吐、腹痛、停止排气排便,需及时就诊,除外肠梗阻。
上一篇: 神经母细胞瘤
下一篇: 肝母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