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科研教育 > 正文

你性命相托 我责任担当
——一个儿科医生的成长
2021-01-07 14:06:21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 浏览次数:

自2015年研究生开始,我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已经第五个年头了。五年前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儿科,发现儿科的知识和从前的成人科室课程是如此的不同,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在研究生三年的轮转和入职后的两年期间,通过对一个个患儿的救治和家长们的沟通,我逐渐学会了责任和担当,终对那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有了些浅显的认识。

至今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的大年三十,因病情加重转入PICU的小患者,他只有6个月,因石骨症接受骨髓移植,之后却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在上级的指导下,我们陪患者度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期间有过病情好转,也有过加重,每每险象环生。患者妈妈也是医生,每天我与她交代病情,起初是仅限于治疗的调整和病情的变化,但到后面会开始告诉她,孩子长了颗牙,喝奶喝的还不错,而我也开始对他有了更多的关心和不一样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我才真正体会到,甚至是真正意识到,患者是鲜活的小孩子,是家长心之所系,作为医生,并不能仅从治病的角度去工作,要切身体会他和父母的诉求和期望,理解他们的心情,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去选择治疗方案,去交代病情和沟通。而恰是因为这,在之后的行医生涯里深深影响了我。每当遇到不能理解病情或沟通困难的家属,我会尝试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从而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用他们更能接受的态度和方式来沟通,可以说在这五年来,从未遇到过真正的医患矛盾,实为受益良多。

图片25.jpg

从最初面对患者和家属有些惴惴不安,到可以独立在病房值班处理重症患者,这期间非常感谢北京儿童医院在这五年内对我的培养。在这里可以见到数以万计的病例,可以见到基层医院可能数年都碰不到的疑难重症,对个人诊治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尤其在2018年毕业后正式入职血液肿瘤中心,在郑胡镛主任的带领下,逐渐承担了病房重症病人收治工作,仅2019全年共收治超过850例患者,承担骨穿、腰穿等技能操作近1000人次。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学会迅速有序地安排工作,高效地和同事及各职能科室沟通,而与所有患者、家长培养良好医患关系更能让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图片26.jpg

在临床工作的同时,医院对我们的科研培养也极其重视,在我的导师吴润晖老师的教导和督促下,我们的科研工作毫不松懈。在选择血友病的研究方向后,我研二时便已发表SCI文章,这些年得以负责多项国际多中心合作项目、担任多项GCP项目SUB-I,并多次获得国际ISTH、ASH会议Poster展示。同时,在团队的带领下,负责组织举办历届全国血友病儿科工作组会议并进行学术报告,独立组织加拿大血友病专家团队交流会议,参与全国血友病病历大赛并进入决赛。这几年的工作会议也见证了我的成长,从起初上台报告前的哆哆嗦嗦大脑空白,到现在可自如的汇报所得,甚至可以承担主持工作,点点滴滴的变化让我自己都由衷感叹。感谢老师们给的每一个机会,也感谢自己哪怕害怕也从不退缩,每一次勇敢的尝试和挑战就是进步的过程,而这也让我在临床工作中更愿意挑战和完善自我。

图片27.jpg

图片28.jpg

说了这么多,依旧是想感谢北京儿童医院,由衷的说没有这几年的工作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从工作学习能力、个人素养、生活情绪管理,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培养和锻炼。当然我的路还很长,仍需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住院医师姚婉茹

上一篇: 从医是一场心的修行

下一篇: 儿医成长路 感恩前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