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作者:陈亚军 2020-04-01 17:36:01 来源:百度健康医典 浏览次数:
基本信息
疾病中文名: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疾病科室:儿科
疾病别名:无
疾病摘要:
· 常与呼吸道、肠道感染有关
· 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
· 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和呕吐
·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以对症保守治疗为主
一、概述
疾病定义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肠系膜区的淋巴结主要分布在肠管周围的肠系膜上,当这些淋巴结发炎时,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沙门菌感染等亦可导致。该病多发生在感冒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炎症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和呕吐,有时伴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紊乱表现,和阑尾炎很像,常常难以区分。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以对症治疗为主,通过禁食、静脉输液、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后,腹痛可明显好转,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流行病学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好发于冬春季。
问题: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怎么区分?
答案:
· 患儿近期出现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呕吐等肠道炎症;
· 腹痛发作时持续时间短,一般半小时至两小时后暂时缓解,两次腹痛发作间隙患儿感觉良好,腹痛时没有腹肌紧绷的表现,疼痛位置不转移(急性阑尾炎的腹痛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痛);
· 发热一般低于38.5℃;
· 患儿脖子或右下腹能摸到肿物,提示可能淋巴结肿大;
· 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仅轻微升高(急性阑尾炎时白细胞明显升高)。
二、病因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沙门菌、小肠结肠耶尔菌及假结核性耶尔菌等感染引起。
基本病因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为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沙门菌、小肠结肠耶尔菌及假结核性耶尔菌等感染引起。极少数可由炎症性肠病或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瘤引起。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着肠系膜动脉分布,十分丰富,回肠末端和回盲部的淋巴结尤其多,小肠内容物常因
诱发因素
受凉、不当饮食等。
三、症状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急性病症,常发生于感冒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或痊愈后,也可发生于肠道炎症之后。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
典型症状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
发热
发病早期即有发热,体温可高于38.1℃,但较少超过38.5℃。
腹痛
· 腹痛性质不固定,可为阵发性绞痛、痉挛性疼痛或隐痛,可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然后暂时缓解。
· 腹痛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右下腹痛多见,部分患者发病之初可为脐周或全腹疼痛。
· 腹痛发作的间隙,患者感觉较好,很少有
· 腹痛通常在1~4周内减轻、消退,有些腹痛可持续长达10周。
恶心、呕吐
可有恶心或呕吐症状,但很少出现食欲不佳或疲乏无力。
腹泻、便秘
有时伴有腹泻,但便秘较少见。
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儿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少数患儿可在右下腹摸到小结节样肿物,肿物按压会疼,是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伴随症状
· 长时间腹痛、呕吐的患儿可出现体重减轻或营养不良。
· 患儿有时可伴发急性阑尾炎和肠套叠,或可有便血、腹部肿块等。
· 患儿偶可并发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为突发腹痛、畏寒与高热。腹痛多为持续性腹痛,且呈阵发性加重,腹痛越来越严重。当炎症波及肠管时,可出现肠麻痹进而导致肠梗阻的症状,包括腹胀、肛门不排气也不排便等。一旦脓肿破溃引起腹膜炎,则腹痛和腹胀加剧。
四、就医
当出现突发性腹痛、严重腹痛或腹痛同时伴有呕吐、发热等其他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
诊断流程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
· 哪个部位疼痛;
· 疼了有多久了;
· 疼痛严重程度如何;
· 是否有发热,体温为多少;
· 是否有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
· 最近是否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
目前本病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排除性诊断为主(就是把其他和该病相似的疾病一个一个排除掉之后,再诊断为该病),医生会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病史以及相关辅助检查的结果等来综合分析,进而诊断本病。
就诊科室
儿科。
相关检查
查体
医生查体常可发现患儿有右下腹部压痛,不过很少有反跳痛和腹肌紧绷的表现。同时医生会检查口咽、心肺等,以判断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尿常规
主要用于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
电解质
患儿腹泻、呕吐明显时,可出现电解质紊乱。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是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检查,腹部超声显示为腹部有多发肿大的淋巴结,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的低回声包块,呈串珠状。还可对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痉挛、肠系膜恶性淋巴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腹部CT
在超声不能很好反映疾病状况的时候,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及阑尾是否有炎症,对于与阑尾炎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病理检查
淋巴结活检
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医生会在必要时通过手术探查,同时做淋巴结活检,以排除肿瘤性病因。
鉴别诊断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需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本病症状虽然与阑尾炎相似,但病情通常较轻。本病主要特征如下:
· 患儿近期可能出现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患儿腹痛发作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半小时至两小时后暂时缓解,两次腹痛发作间隙患儿感觉良好,腹痛时没有腹肌紧绷的表现,疼痛位置不转移(急性阑尾炎的腹痛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痛);
· 患儿发热一般低于38.5℃;
· 患儿脖子或右下腹能摸到肿物,提示淋巴结肿大;
· 验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仅轻微升高(急性阑尾炎时白细胞明显升高)。
必要时可以通过超声、CT等检查进一步辅助鉴别诊断。如果依旧很难鉴别,可先进行保守治疗,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通过禁食、静脉输液、抗生素等治疗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的腹痛可明显好转,如果经治疗后未好转,则需进行手术探查来进一步区分二者。
五、治疗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保守治疗为主,少数患者经详细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观察性治疗等诊疗后仍难以与急性阑尾炎、腹膜炎等
部分患儿仅表现为轻微的间断性腹痛(就是痛的时候捂着肚子不动,过一会不痛了就恢复运动),无发热、呕吐、腹泻等,食欲、精神状态良好,此类患儿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即可。
保守治疗为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具体包括禁食、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探查,必要时进行阑尾切除术。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
禁食
急性期应暂时禁食,严格遵医嘱安排。
静脉输液
纠正因发热、呕吐、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应用抗生素
对于中、重度细菌性感染所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退热和止痛
对于发热和腹痛,可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止痛,以减轻身体不适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包括患者体温变化、腹部疼痛情况的变化和血象的变化等。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禁食、抗生素及适当的对症治疗后,腹痛可明显好转,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该病是自限性疾病,单就腹腔淋巴结肿大本身而言,无需用抗生素,但如果是中、重度细菌感染导致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药物作用
主要治疗中、重度的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不良反应
腹泻、皮疹、恶心等。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或肝功能不全者禁用。用药前需明确药物过敏史,先做皮试,用药过程中如有荨麻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
头孢克肟
药物作用
主要治疗中、重度的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不良反应
可能会出现腹泻、皮疹等。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者或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用药前需明确药物过敏史,先做皮试,用药过程中如有荨麻疹、全身潮红、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为手术探查,必要时进行阑尾切除术。
部分病例因难以确诊而需手术探查,如果术中确定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而阑尾正常,也多主张切除阑尾,常可避免今后类似的腹痛发作,必要时可做淋巴结活检,以排除淋巴瘤等肿瘤的原因。
对于偶发的化脓性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进行腹腔引流,当炎症波及邻近的肠管时,有时需要做受累肠管的切除。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六、预后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自限性疾病,通过及时诊断和必要的支持治疗、对症治疗是很好治愈的,预后良好。
并发症
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较少见,如果是严重的细菌感染导致的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未经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为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患儿可表现为突发腹痛、畏寒与发热。腹痛多为持续性腹痛,且呈阵发性加重,腹痛越来越严重。当炎症波及肠管时,可出现肠麻痹,进而导致肠梗阻,患儿可有腹胀、肛门不排气亦不排便等。一旦脓肿破溃引起腹膜炎,则腹痛和腹胀加剧。
七、日常
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多休息,以保证充足的体力;多喝水,以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避免发热、呕吐等造成
家庭护理
· 患儿宜多休息,充足的休息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
· 患而有腹痛表现时,可用热毛巾热敷腹部以缓解;
· 保持居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让患儿感觉舒适,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饮食
患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进食清淡、温热、细软、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及食用过冷、过热及粗糙的食物。
饮食推荐
· 多喝水,充足的液体补充能减轻发热、呕吐或腹泻所引起的
· 愈后宜清淡饮食1~2周,适当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 少食多餐,饮食营养均衡。
· 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后可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 餐后稍做休息,不可剧烈运动。
饮食禁忌
· 患儿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 注意忌食油腻荤腥、辛辣刺激的食物。
· 避免进食生冷、坚硬、过热的食物。
· 少食用容易产气的食物,可适当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特殊注意事项
保守治疗期间,需仔细观察患儿恢复状况,如患儿腹痛持续无好转,甚至出现新发其他表现,可能需要及时就医做手术探查,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
虽然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办法,但因其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感染所致,因此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作息规律、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长期坚持运动等,有助于减少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八、参考资料
[1] 万学红,陈红.临床诊断学.第3版(八年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48.
[2] 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465.
[3]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1363.
[4] 鞠浩, 杨艳红, 李士星,等. 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 25(9):634-637.
[5] 张莉娜综述, 金玉审校.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 29(5):384-387.
[6] 杨拾梅.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00例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 2012(05):140-141.
[7] Rossana Helbling.Acute Nonspecif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More Than “No Need for Surgery”[J]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v2017;2017,PMID:28261620.
[8] mayo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mesenteric-lymphadenitis/symptoms-causes/syc-20353799
上一篇: 小儿疝气
下一篇: 小儿唐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