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 正文

糖尿病系列健康教育·血糖监测篇
2020-12-01 14:59:11 浏览次数:

血糖监测的目的

1. 了解血糖控制水平

2. 为饮食运动提供参考

3. 为治疗提供依据

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一项重要而必须的措施。规律监测血糖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血糖监测的时间

当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时:晨起空腹、午餐前、晚餐前、睡前,偶尔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

特殊情况:如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生病、胰岛素治疗方案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血糖波动大等,建议监测血糖的时间为

1. 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

2. 空腹血糖高时加测凌晨血糖;

3. 有低血糖症状,怀疑低血糖时,及低血糖处置之后;

4. 运动前后;

空腹血糖

一般指空腹8小时以上,在早晨06:00~08:00时测的血糖,或是清晨起床后(无特殊活动)到早餐前时段测定的血糖;

午餐前、晚餐前、睡前血糖

正常人的午餐前、晚餐前、睡前血糖反映与前一餐相隔4小时以上、相对空腹时的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餐后2小时的血糖。吃饭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内;

凌晨血糖

02:00-03:00的血糖;

血糖监测的方法

1. 彻底清洗双手;

2. 准备物品(75%酒精、棉签、血糖仪、试纸、采血针);

3. 选择好手指,用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

4. 将试纸插入血糖仪测量口中(调整血糖仪的代码,使其与试纸代码相同);

5. 用采血针贴紧穿刺部位皮肤进行穿刺,血滴自然饱满的流出;

6. 消毒后酒精若未完全待干,需将第一滴血擦去,采用第二滴血进行监测;

7. 试纸与手指呈45度角采血;

8. 从血糖仪上准确读出血糖值,并正确记录(为方便观看,建议用不同颜色记录低、高血糖);

血糖监测部位的选择


选择手指的侧面部位,避免重复穿刺指腹位置造成神经损伤。如长期在指腹部位穿刺,会影响患儿手指皮肤的感知觉,无法对锐器、高温、冰冻等异常情况做出正确的反应,对患儿的安全造成威胁。

保证穿刺部位血量充足

1. 穿刺前可通过按摩手指、温水洗手、双手下垂片刻等方式保证末梢循环血量充足;

2. 穿刺时,穿刺针贴紧手指侧面的皮肤,保证穿刺的深度,以便获得自然、饱满的血滴。注意不同手指的轮换,避开破溃、包块等皮损的地方;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 检测前用酒精消毒,待酒精干透以后再取血,以免酒精混入血液,影响测试准确性。

2. 不能用碘剂消毒,避免造成皮肤的色素沉着。碘会与试纸上的测试剂产生化学反应,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试纸注意保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

4. 采血针一次性使用,避免发生感染;

血糖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1. 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血糖仪,并定期清洁保养;

2. 定期校正血糖仪的准确性;

3. 血糖仪必须配合使用同一品牌的试纸,不能混用;

4.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电池,保证电量充足;


相关医生:
相关科室: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上一篇: 糖尿病系列健康教育·药物注射篇

下一篇: 糖尿病系列健康教育·认识糖尿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