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 正文

糖尿病系列健康教育·药物注射篇
2020-12-01 15:00:59 浏览次数:

胰岛素是由胰腺产生的一种激素,它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它既没有毒性,也不会成瘾。

胰岛素的剂量单位

国际单位U

按照作用时间分为

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

各剂型特点

剂型药物性状起效时间
(小时)
作用高峰
(小时)
持续时间
(小时)
速效胰岛素清亮透明0.15~0.351~32~5
短效胰岛素清亮透明0.51.5~3.57~8
中效胰岛素白色混悬1.54~12约24
长效胰岛素清亮透明2~3平缓20~24

胰岛素药物储存方式

1. 冷藏

2-8℃的冰箱冷藏,禁止冷冻结冰

2. 室温

25℃以下室温,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

3. 外出时随身携带,避免反复震荡、禁止托运

胰岛素药物有效期

未开启的胰岛素可存放至药品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内,开启后的胰岛素有效期为一个月。

胰岛素皮下注射使用工具

胰岛素专用注射器——注射器1刻度=1U胰岛素药液

图片1.jpg

胰岛素笔

图片2.jpg

胰岛素泵

图片3.jpg

胰岛素药液抽取方法

一、单一胰岛素药液的抽取方法

1. 正立药瓶,75%酒精消毒瓶口;

2. 打开胰岛素注射器包装,反复抽拉针拴2-3次,使针拴与注射器针筒壁保持相对润滑;

3. 抽取等同于胰岛素药量的空气垂直打入胰岛素药液瓶中;

4. 将药瓶倒置,抽取所需胰岛素药液,拔出注射器,针尖垂直向上,轻弹注射器针筒壁,使气泡上浮于注射器乳头处,排出气泡;

5. 继续抽取胰岛素药液至所需剂量,检查注射器内没有气泡,药液抽吸完成;

二、短效、中效混合胰岛素药液的抽吸方法

先将中效胰岛素药液上下颠倒混匀后开始抽吸

1. 正立药瓶,75%酒精消毒瓶口;

2. 打开胰岛素注射器包装,反复抽拉针拴2-3次,使针拴与注射器针筒壁保持相对润滑;

3. 抽取等同于短效和中效胰岛素量之和的空气;

4. 先将等同于中效胰岛素量的空气垂直打入中效胰岛素药液瓶中(正立瓶身,针尖不可接触中效药液)拔出注射器,将剩下的空气打入短效胰岛素药液瓶中;

5. 将短效胰岛素药液瓶倒置,抽取所需短效胰岛素药液,拔出注射器,针尖垂直向上,轻弹注射器针筒壁,使气泡上浮于注射器乳头处,排出气泡。再次抽取短效胰岛素药液直至需要量,保证药量准确,短效胰岛素药液抽吸完成;

6. 再将注射器插入中效胰岛素药液瓶中,缓慢抽取中效胰岛素至需要量,避免再出现气泡,拔出注射器;

注意:往药瓶中注入空气的顺序是:先中效胰岛素,后短效胰岛素。抽取药液的顺序是:先短效胰岛素,后中效胰岛素。

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法

1. 75%酒精消毒皮肤,消毒面积直径大于5cm;

2. 根据患儿皮下层厚度选择进针角度和深度,角度可选90度或45度,进针深度可为针头全部插入或插入1/2深;皮下层较薄的消瘦患儿,注射时可将注射部位皮肤捏起再进针;(皮肤捏起方法见附图)。注射深度以注射后皮肤平整无皮丘为宜;

3. 固定针头,回抽针栓,检查有无回血;无回血,推注药物;

4. 药物推注完毕,拔出针头,棉签按压穿刺点半分钟;

5. 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即进针快、拔针快、推注药物慢;

图片4.jpg

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胰岛素为皮下深层组织注射,临床上常选用:

1. 上臂外侧:上臂三角肌下缘至肘上外侧;

2. 大腿外侧:平大腿根下2 cm至膝关节上2cm前外侧;

3. 脐周:肚脐旁开2cm至两侧腰部;

4. 臀部:从臀裂顶点向左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划一水平线,外上

1/4处,避开内角;

图片5.jpg

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

胰岛素注射部位应多处轮换,做到有计划、分散使用,避免造成局部脂肪萎缩及纤维组织增生,影响胰岛素吸收。

1. 每次注射要更换一个注射部位,例如上午在左臂,下午在右臂;

2. 同一注射部位的两个注射点距离间隔2cm;

3. 同一个注射部位的同一注射点,穿刺间隔时间为一个月;

4. 避开瘢痕、破溃、包块等皮肤受损的地方;

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1. 遵守注射部位轮换原则,有计划、分散使用;

2. 注射前做到“三准一注意”

“三准”即时间准、剂量准、剂型准;

“一注意”即注意注射部位;

3. 注意一次性注射器的安全使用;

4. 注射部位出现硬结或包块时,停止注射此部位,可用热毛巾进行局部热敷;


相关医生:
相关科室: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上一篇: 糖尿病系列健康教育·饮食篇

下一篇: 糖尿病系列健康教育·血糖监测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