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癫痫发作超10次,北京儿童医院新技术顺利控制
2024-07-12 11:49:46 来源:功能神经外科 浏览次数:
近期,北京儿童医院通过多学科通力合作,成功开展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热疗(LITT)手术,为两名分别每日发作10次以上、6次以上的难治性癫痫患儿消融了致痫灶,术后均未再出现癫痫发作。
部分难治性癫痫与颅内病变有关。磁共振引导下的LITT则是一项国际上治疗颅内病变的先进技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带冷却循环套管的光纤置入大脑内,可利用激光加热周围组织,达到消融病灶的目的。通过磁共振引导下的温度成像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并精确显示消融范围,具有安全性和准确性的特点。该手术对下丘脑错构瘤、局灶皮质发育不良、灰质移位、海马硬化、海绵状血管瘤等多种颅内病变,尤其是部位深,临近重要功能区的病变治疗有明显优势。
北京儿童医院首例磁共振引导下LITT手术患儿为一名3岁女孩,确诊为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相关的难治性癫痫。患儿术前长期口服3种抗癫痫药,每日仍有10多次癫痫发作。5月21日,院党委书记、神经中心主任张国君,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梁树立带领癫痫中心专家进行了多学科评估讨论。6月16日,功能神经外科再次进行了术前讨论。院长倪鑫结合丰富的激光治疗经验对LITT治疗计划进行了指导,最终确定了双光纤置入的手术计划。6月20日,在功能神经外科、麻醉科、影像中心进行全程手术模拟,确保手术安全顺畅后,为该患儿正式开展首例LITT手术,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梁树立、副主任翟锋联合为患者脑内置入两根光纤。置入完成后,功能神经外科医生、麻醉师及手术室护士等将处于全身麻醉中的患儿转送至磁共振室,影像中心主任彭芸和技师长尹光恒等已做好充分准备,并与麻醉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王芳及副主任李立晶全程保驾护航。LITT治疗过程非常顺利,2根光纤、5次激光热凝治疗,全程不到1小时,术中增强MRI证实病变的毁损达到了预期目标。术后,患儿未再出现癫痫发作。术后第二日就可以自由活动,第四日康复出院至今术后20天无癫痫发作。
患儿被转运至磁共振室后,影像中心、麻醉科、功能神经外科医技护人员共同守护患儿手术安全
医技护人员为患儿进行核磁扫描并进行消融,右上角小图为实时消融情况,右下角后术后增强MRI显示消融区域。
7月5日,功能神经外科联合麻醉科、影像中心为第二名难治性癫痫患儿开展LITT手术。该患儿为一名8岁男童,每日的癫痫发作次数可达6次以上,病变位于下丘脑。既往开颅手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死亡率和重残率高,多数患者家属放弃开颅手术治疗,后期一些单位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立体定向颅内电极置入热凝毁损治疗,存在造成周围脑组织坏死或者毁损范围不够的风险,癫痫控制不佳,未能广泛开展。本次磁共振引导下LITT手术为患儿植入单根光纤,下丘脑错构瘤位置深,光纤在颅内走行的距离长,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梁树立和副主任医师徐金山等术前进行了置入路径的详细规划和风险预案,术中将光纤准确置入靶点后,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转运入核磁室室进行LITT治疗。手术顺利完成三次毁损治疗。术后,患儿记忆力、计算力、运动功能等均正常,无明显尿崩,高热等并发症,术后未再出现癫痫发作,7月9日顺利出院。
在开展磁共振引导下LITT手术前,北京儿童医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我国曾一度缺乏LITT设备,2023年,国产LITT正式获批上市。上市后,北京儿童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立即启动相关准备工作,并与北京天坛医院等联合申报获批了十四五重点研究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专项《激光消融生物效应及临床研究》和北京市科委的医药创新品种及平台培育项目《磁共振引导激光间质热疗系统(LITT)微创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示范应用研究》,并于2023年12月获批医院新技术项目,2024年3月通过耗材评审会。
为确保手术安全,功能神经外科专门制订了具有儿童医院特色的操作流程和风险点分析、处理预案。在倪鑫院长指示下,5月21日,医务处处长贾晨光、副处长田超组织召开了LITT手术推进协调会,功能神经外科、影像中心、麻醉科、手术室及物管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骨干参加,认真讨论和优化了LITT手术及相关操作流程和可能面临的各项问题,逐一制订解决预案,为LITT手术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足准备。
LITT手术推进协调会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多学科通力协作下,北京儿童医院终于成功开展了两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磁共振引导下LITT手术,相信该技术将为更多难治性癫痫患儿及其他疑难复杂的多发或脑深部病变患儿带来康复希望。
功能神经外科